卷十一·织成
洞庭湖中,往往有水神借舟。遇有空船,缆忽自解,飘然游行。但闻空中音乐并作,舟人蹲伏一隅,瞑目听之,莫敢仰视,任所往。游毕仍泊旧处。
有柳生落第归,醉卧舟上。笙乐忽作。舟人摇生不得醒,急匿艎下。俄有人捽生。生醉甚,随手堕地,眠如故,即亦置之,少间,鼓吹鸣聒。生微醒,闻兰麝充盈,睨之,见满船皆佳丽。心知其异,目若瞑。少间传呼织成,即有侍儿来,立近颊际,翠袜紫鸟,细瘦如指。心好之,隐以齿啮其袜。少间,女子移动,牵曳倾踣。上问之,因白其故。在上者怒,命即行诛。遂有武士入,捉缚而起。
见南面一人,冠类王者,因行且语,曰:“闻洞庭君为柳氏,臣亦柳氏;昔洞庭落第,今臣亦落第;洞庭得遇龙女而仙,今臣醉戏一姬而死,何幸不幸之悬殊也!”王者闻之,唤回,问:“汝秀才下第者乎?”生诺。便授笔札,令赋《风鬟雾鬓》。生固襄阳名士,而构思颇迟,捉笔良久。上诮让曰:“名士何得尔?”生释笔自白:“昔《三都赋》十稔而成,以是知文贵工不贵速也。”王者笑听之。自辰至午,稿始脱。王者览之,大悦曰:“真名士也!”遂赐以酒。顷刻,异馔纷纶。方问对间,一吏捧簿进白:“溺籍告成矣。”问:“人数几何?”曰:“一百二十八人。”问:“签差何人矣?”答云:“毛、南二尉。”生起拜辞,王者赠黄金十斤,又水晶界方一握,曰:“湖中小有劫数,持此可免。”忽见羽葆人马,纷立水面,王者下舟登舆,遂不复见,久之寂然。舟人始自艎下出,荡舟北渡,风逆不得前。忽见水中有铁猫浮出,舟人骇曰:“毛将军出现矣!”各舟商人俱伏。又无何,湖中一木直立,筑筑摇动。益惧曰:“南将军又出矣!”少时,波浪大作,上翳天日,四顾湖舟,一时尽覆。生举界方危坐舟中,万丈洪涛至舟顿灭,以是得全。
既归,每向人语其异,言:“舟中侍儿,虽未悉其容貌,而裙下双钩,亦人世所无。”后以故至武昌,有崔媪卖女,千金不售;蓄一水晶界方,言有能配此者,嫁之。生异之,怀界方而往。媪忻然承接,呼女出见,年十五六已来,媚曼风流,更无伦比,略一展拜,反身入帏。生一见魂魄动摇,曰:“小生亦蓄一物,不知与老姥家藏颇相称否?”因各出相较,长短不爽毫厘。媪喜,便问寓所,请生即归命舆,界方留作信。生不肯留,媪笑曰:“官人亦太小心!老身岂为一界方抽身窜去耶?”生不得已,留之。出则赁舆急返,而媪室已空,大骇。遍问居人,迄无知者。
日已向西,形神懊丧,邑邑而返。中途,值一舆过,忽搴帘曰:“柳郎何迟也?”视之,则崔媪,喜问:“何之?”媪笑曰:“必将疑老身拐骗者矣。别后,适有便舆,顷念官人亦侨寓,措办良艰,故遂送女归舟耳。”生邀回车,媪必不可。生仓皇不能确信,急奔入舟,女果及一婢在焉。见生入,含笑承迎。生见翠袜紫履,与舟中侍儿妆饰,更无少别。心异之,徘徊凝注,女笑曰:“眈耽注目,生平所未见耶?”生益俯窥之,则袜后齿痕宛然,惊曰:“卿织成耶?”女掩口微哂。生长揖曰:“卿果神人,早请直言,以祛烦惑。”女曰:“实告君:前舟中所遇,即洞庭君也。仰慕鸿才,便欲以妾相赠;因妾过为王妃所爱,故归谋之。妾之来从妃命也。”生喜,沐手焚香,望湖朝拜。乃归。
白话文
洞庭湖中常有水神借船。遇到空船时,缆绳会自行解开,船飘然行驶。只听得空中乐声齐鸣,船夫蹲在角落闭眼听着,不敢抬头看,任凭船漂游。结束后船仍停回原处。
有个姓柳的书生落第回乡,醉倒在船上。忽然笙乐响起,船夫摇不醒他,急忙躲到船舱下。不久有人揪柳生,他醉得厉害,随手倒地继续睡,对方也就作罢。过了一会儿,鼓乐喧天,柳生稍微清醒,闻到满船香气,偷眼一看,全是美女。他知道遇怪,假装闭眼。不久听见喊”织成”,来个丫鬟站在他脸旁,穿着翠绿袜子紫色鞋,脚纤细如手指。柳生喜欢,偷偷用牙咬她袜子。女子一动,被绊倒了。上面的人问原因,女子如实禀告。首领大怒,下令处死柳生。武士进来把他绑起来。
柳生见南面坐着个戴王冠的人,边走边说:”听说洞庭君姓柳,我也姓柳;当年洞庭君落第,如今我也落第;洞庭君遇到龙女成仙,我却因醉后调戏侍女而死,命运差别怎么这么大!”首领听了叫回他问:”你是落第秀才?”柳生承认。首领给纸笔让他写《风鬟雾鬓》。柳生本是襄阳才子,但写得慢。首领嘲笑:”才子怎么这样?”柳生放下笔说:”当年左思写《三都赋》用了十年,好文章贵在精不在快。”首领笑着等。从早晨写到中午才完成。首领看了大喜:”真是才子!”赐他酒宴。正吃喝时,有个官吏捧着簿子报告:”淹死的名单拟好了。”首领问人数,答:”一百二十八人。”又问派谁去执行,答:”毛、南二位将军。”柳生告辞,首领赠他十斤黄金和一块水晶界尺,说:”湖中将有小劫难,这个可保平安。”
忽然仪仗人马出现在水面,首领登车离去。船夫从舱底出来划船北渡,遇逆风难行。突然水中浮出铁锚,船夫惊呼:”毛将军出现了!”商船纷纷跪拜。接着湖中立起一根摇晃的木桩,众人更怕:”南将军也来了!”不久巨浪滔天,四周船只全翻。柳生举着界尺端坐船中,大浪到船前就平息,因此得救。
回家后柳生常对人说这奇遇:”船上丫鬟虽没看清脸,但裙下那双小脚人间少有。”后来他去武昌,听说有个崔老太太卖女儿,要价千金,还藏有水晶界尺,说谁能配对就嫁女。柳生觉得奇怪,带着界尺去。老太太高兴地请他进屋,叫女儿出来见面。那姑娘十五六岁,美貌无双,行礼后回房。柳生一见倾心,说:”我也有一物,不知可否配对?”两人各自取出界尺,分毫不差。老太太问清柳生住处,要他回家备轿,留下界尺作信物。柳生不愿,老太太笑说:”官人太小心了,我难道会为块界尺逃跑?”柳生只好留下界尺。出门急忙租轿返回,却发现房子空了。四处打听无人知晓。
天快黑时柳生垂头丧气往回走,路上遇见一顶轿子,轿帘掀开说:”柳郎怎么才来?”正是崔老太太。柳生惊喜问去哪,老太太笑答:”你肯定以为我骗人。刚巧有便轿,想到你也租房住,安排不便,就直接送女儿去你船上了。”柳生请她们回车,老太太不肯。柳生慌忙跑回船上,果然见那姑娘带着丫鬟在等他。姑娘含笑相迎,柳生发现她的翠袜紫鞋和船上丫鬟一模一样,仔细打量。姑娘笑问:”这么盯着看,没见过吗?”柳生低头瞧见她袜子上有牙印,惊问:”你是织成?”姑娘掩口轻笑。柳生作揖:”你若是神仙,请明说解我疑惑。”姑娘答:”实话说,先前船上遇见的是洞庭君。他欣赏你的才华想把我许配给你,但我深得王妃喜爱,得回去商量。我这次来是奉王妃之命。”柳生大喜,洗手焚香朝湖跪拜,然后带姑娘回家。
古文
后诣武昌,女求同去,将便归宁。既至洞庭,女拔钗掷水,忽见一小舟自湖中出,女跃登如飞鸟集,转瞬已杳。生坐船头,于没处凝盼之。遥遥一楼船至,既近窗开,忽如一彩禽翔过,则织成至矣。一人自窗中递掷金珠珍物甚多,皆妃赐也。自是,岁一两觐以为常。故生家富有珠宝,每出一物,世家所不识焉。
相传唐柳毅遇龙女,洞庭君以为婿。后逊位于毅。又以毅貌文,不能摄服水怪,付以鬼面,昼戴夜除;久之渐习忘除,遂与面合而为一。毅览镜自惭。故行人泛湖,或以手指物,则疑为指己也;以手覆额,则疑其窥己也;风波辄起,舟多覆。故初登舟,舟人必以此告戒之。不则设牲牢祭享乃得渡。许真君偶至湖,浪阻不得行。真君怒,执毅付郡狱。狱吏检囚,恒多一人,莫测其故。一夕毅示梦郡伯,哀求拔救。伯以幽明异路,谢辞之。毅云:“真君于某日临境,但为求恳,必合有济。”既而真君果至,因代求之,遂得释。嗣后湖禁稍平。
白话文
后来(柳生)前往武昌,织成请求同去,顺便回娘家。到了洞庭湖,织成拔下头上的钗扔进水中,忽然有一艘小船从湖中驶出,她像飞鸟般轻盈跳上船,转眼就消失了。柳生坐在船头,朝着她消失的地方凝望。这时一艘大船远远驶来,靠近时船舱窗户打开,忽见一只五彩禽鸟掠过,原来是织成回来了。有人从窗户里递出许多金银珠宝等珍贵物品,都是龙妃赏赐的。从此他们每年去洞庭湖朝见一两次成为惯例。因此柳生家中富有珠宝,每次拿出一件,都是世家大族从未见过的珍品。
传说唐代柳毅遇到龙女,洞庭君招他做女婿。后来洞庭君把王位让给柳毅。因为柳毅相貌文弱,不能震慑水怪,就给他一张鬼脸面具,白天戴上夜里摘下;久而久之他渐渐习惯忘记摘除,面具就和脸长在一起了。柳毅照镜子时自觉羞愧。所以行人乘船经过洞庭湖时,如果用手指示方向,柳毅就怀疑是在指自己;用手遮住额头,他又怀疑是在偷看自己;这时湖面就会突然掀起风浪,船只经常因此倾覆。所以刚上船时,船夫必定告诫乘客这些禁忌。若不遵守就必须杀牲畜祭祀才能平安渡湖。许真君偶然经过洞庭湖,被风浪阻挡无法前行。真君大怒,把柳毅抓起来交给官府关进大牢。狱吏清点犯人时总多出一人,始终找不到原因。一天夜里柳毅托梦给知府,哀求解救。知府以阴阳两隔为由推辞。柳毅说:”真君某日将路过此地,只要替我求情,必能得救。”后来真君果然到来,知府代为求情,柳毅才获释。此后洞庭湖的风波才逐渐平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