卷八·盗户
顺治间,滕、峰之区,十人而七盗,官不敢捕。后受抚,邑宰别之为“盗户”。凡值与良民争,则曲意左袒之,盖恐其复叛也。后讼者辄冒称盗户,而怨家则力攻其伪。每两造具陈,曲直且置不辨,而先以盗之真伪,反复相苦,烦有司稽籍焉。适官署多狐,宰有女为所惑,聘术士来,符捉入瓶,将炽以火。狐在瓶内大呼曰:“我盗户也!”闻者无不匿笑。异史氏曰:“今有明火劫人者,官不以为盗而以为奸;逾墙行淫者,每不自认奸而自认盗:世局又一变矣。设今日官署有狐,亦必大呼曰‘吾盗’无疑也。”
章丘漕粮徭役,以及征收火耗;小民尝数倍于绅衿,故有田者争求托焉。虽于国无伤,而实于官橐有损。邑令钟,牒请厘弊,得可。初使自首。既而奸民以此要上,数十年鬻去之产,皆诬托诡挂,以讼售主。令悉左袒之。故良懦者多丧其产。有李生亦为某甲所讼,同赴质审。甲呼之“秀才”,李厉声争辩,不居秀才之名。喧不已。令诘左右,共指为真秀才,令问:“何故不承?”李曰:“秀才且置高阁,待争地后再作之不晚也。”噫!以盗之名则争冒之;以秀才之名则争辞之,变异矣哉!有人投匿名状云:告状人原壤,为抗法吞产事:身以年老不能当差。有负郭田五十亩,于隐公元年,暂挂恶衿颜渊名下。今功令森严,理合自首。讵恶久假不归,霸为己有。身往理说,被伊师率恶党七十二人,毒杖交加,伤残胫股;又将身锁置陋巷,日给簟食瓢饮,囚饿几死。互乡约地证,叩乞革顶严究,俾血产归主,上告。”此可以继柳跖之告夷、齐矣。
白话文
清朝顺治年间,山东滕县、峄县一带,十个人里有七个是强盗,官府都不敢抓。后来强盗们接受招安,县官专门给他们登记为”盗户”。凡是盗户和普通百姓打官司,官府就故意偏袒盗户,就怕他们再造反。后来打官司的人都冒充盗户,对方就拼命揭穿他们是假货。每次双方上公堂,案情先不管,光是为盗户真假问题就能吵翻天,搞得官府还得翻档案查证。恰好衙门里闹狐狸精,县官女儿被迷住了,请来道士用符咒把狐狸精收进瓶子里,准备用火烧。狐狸在瓶子里大喊:”我是盗户啊!”听到的人全都憋着笑。
异史氏评论说:如今有人明目张胆抢劫,官府不判强盗罪反判强奸罪;翻墙偷情的,往往不认通奸罪偏要认盗窃罪——世道真是变了。要是现在衙门里有狐狸精,肯定也会大喊”我是强盗”。
章丘县收粮税摊劳役,外加火耗钱,老百姓交的比乡绅多好几倍,所以有田的人都抢着把田产挂靠在乡绅名下。虽然对国家税收影响不大,但县官油水就少了。县令钟某上报请求整顿,得到批准。开始让百姓自首,后来刁民趁机敲诈,几十年前卖掉的田产,都谎称是挂靠的,跑去告买主。县官一律偏袒原告,老实人大多丢了田产。有个李秀才被某人告了,一起上堂对质。那人开口就叫”秀才”,李秀才激动争辩,死活不承认自己是秀才。吵得不可开交时,县官问旁人,大家都说他是真秀才。县官问:”为啥不承认?”李秀才说:”秀才名头先放一边,等争完地再说也不迟啊!”唉!强盗名头抢着冒充,秀才名头抢着推脱,世道真是变了!
还有人投匿名状子写着:”告状人原壤,为抗税霸产事:小老儿年纪大没法服劳役,有城边良田五十亩,在鲁隐公元年临时挂在恶霸颜渊名下。如今朝廷法令严明,理当自首。岂料这恶霸长期霸占不还,我去讲理,反被他老师带着七十二个恶徒毒打,腿都打断了,又把我关在破巷子里,每天只给一竹篮饭一瓢水,差点饿死。请求革去他的功名严办,把田产归还。附上互乡地保作证。”这告状简直能和盗跖告伯夷叔齐相媲美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