卷十一·司训
教官某甚聋,而与一狐善,狐耳语之亦能闻。每见上官,亦与狐俱,人不知其重听也。积五六年,狐别而去,嘱曰:“君如傀儡,非挑弄之,则五官俱废。与其以聋取罪,不如早自高也。”某恋禄,不能从其言,应对屡乖。学使欲逐之,某又求当道者为之缓颊。一日执事文场,唱名毕,学使退与诸教官燕坐。教官各扪籍靴中,呈进关说。已而学使笑问:“贵学何独无所呈进?”某茫然不解。近坐者肘之,以手入靴,示之势。某为亲戚寄卖房中伪器,辄藏靴中,随在求售。因学使笑语,疑索此物,鞠躬起对曰:“有八钱者最佳,下官不敢呈进。”一座匿笑。学使叱出之,遂免官。
异史氏曰:“平原独无,亦中流之砥柱也。学使而求呈进,固当奉之以此。由是得免。冤哉!”
朱公子子青《耳录》云:“东莱一明经迟,司训沂水。性颠痴,凡同人咸集时,皆默不语;迟坐片时,不觉五官俱动,笑啼并作,旁若无人焉者。若闻人笑声,顿止。日俭鄙自奉,积金百余两,自埋斋房,妻子亦不使知。一日独坐,忽手足动,少刻云:‘作恶结怨,受冻忍饥,好容易积蓄者,今在斋房。倘有人知,竟如何?’如此再四。一门斗在旁,殊亦不觉。次日迟出,门斗入,掘取而去。过二三日,心不自宁,发穴验视,则已空空。顿足拊膺,叹恨欲死。”教职中可云千态百状矣。

白话文

有个教官耳聋得很厉害,却与一只狐狸交好。狐狸在他耳边低语,他也能听见。每次拜见上司,他都带着狐狸一起去,别人都不知道他耳背。这样过了五六年,狐狸告别离去时叮嘱他:“你就像个木偶,没人操纵的话,五官就都不灵了。与其因为耳聋获罪,不如早点辞官。”教官贪恋俸禄,没听劝告,结果在公务应答时屡屡出错。学政想罢免他,他又托关系求情。

某日科场执勤,点名结束后,学政与教官们闲坐。其他教官纷纷从靴筒里摸出事先准备的礼单递上去。学政笑着问这教官:“怎么唯独您没表示?”他茫然不解。邻座用手肘提醒,比划着掏靴筒的动作。这教官恰好替亲戚代卖房中术用具,平时总藏在靴筒里随时推销,误以为学政索要此物,连忙起身鞠躬:“八钱银子的那种最好,下官不敢献上。”满座窃笑。学政怒斥他滚出去,最终被革职。

(异史氏评论:众人皆浊唯他独清,本算中流砥柱。学政主动索贿,活该收到这种“礼物”。反倒因此丢官,真是冤枉!)

另有一则朱子青《耳录》记载:东莱有位贡生迟某,在沂水县当教官。他性情痴颠,聚会时总沉默不语,坐着坐着突然五官乱动,又哭又笑旁若无人,听见别人笑才停止。平日吝啬节俭,攒下百两银子埋在书房,连妻儿都不知情。某天独坐时突然手舞足蹈,念叨着:“省吃俭用攒的银子就在书房,要是被人发现可怎么办?”反复多次。当时有个差役就在旁边,他浑然不觉。第二天迟某出门,差役偷走银子。过了两三天他不放心,挖开一看空空如也,当场捶胸顿足,懊恼得要死。——教官这行当里的怪相,真是千奇百怪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