卷六·刘亮采
济南怀利仁曰:刘公亮采,狐之后身也。初,太翁居南山,有叟造其庐,自言胡姓。问所居,曰:“只在此山中。闲处人少,惟我两人,可与数晨夕,故来相拜识。”因与接谈,词旨便利,悦之。治酒相欢,醺醺而去。越日复来,更加款厚。刘云:“自蒙下交,分即最深。但不识家何里,焉所问兴居?”胡曰:“不敢讳,某实山中之老狐也。与若有夙因,故敢内交门下。固不能为翁福,亦不敢为翁祸,幸相信勿骇。”刘亦不疑,更相契重。即叙年齿,胡作兄,往来如昆季。有小休咎亦以告。
时刘乏嗣,叟忽云:“公勿忧,我当为君后。”刘讶其言怪,胡曰:“仆算数已尽,投生有期矣。与其他适,何如生故人家?”刘曰:“仙寿万年,何遂及此?”叟摇首曰:“非汝所知。”遂去。夜果梦叟来,曰:“我今至矣。”既醒,夫人生男,是为刘公。公既长,身短,言词敏谐,绝类胡。少有才名,壬辰成进士。为人任侠,急人之急,以故秦、楚、燕、赵之客,趾踖于门;货酒卖饼者,门前成市焉。

白话文

济南有个叫怀利仁的人讲了这样一件事:
刘亮采的父亲曾住在南山,有个老头上门拜访,自称姓胡。问他住在哪儿,他说:“就在这山里。地方偏僻人少,只有咱俩能作伴,所以特来拜会。”两人聊起来,老头谈吐机敏,刘父很喜欢,备酒招待。老头喝得微醺才离开。后来他又常来,交情更深。刘父问:“咱们这么投缘,可还不知您具体住哪儿?”胡老头坦白说:“实不相瞒,我是山里修行的老狐狸。和您有前世缘分,才敢来结交。虽不能给您添福,但也绝不会害您,请别见怪。”刘父毫不介意,反而更敬重他,按年龄认他作兄长,相处如亲兄弟,连琐事都互相商量。

当时刘父没有儿子,胡老头突然说:“别愁,我来当您儿子。”刘父很惊讶。老头解释:“我大限将至,与其投生别处,不如到老友家。”刘父说:“仙人不是长生不老吗?”老头摇头:“这事您不懂。”当晚刘父果然梦见他来说:“我到了!”第二天妻子生下一个男孩,就是后来的刘亮采。

刘亮采长大后个子矮小,但口齿伶俐,性子活像当年的胡老头。他年少成名,考中壬辰科进士,为人豪爽仗义,爱帮人解难,天南地北的访客挤满院子,连卖酒卖饼的都聚在他门前做买卖,热闹得像集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