卷一·画壁
江西孟龙潭与朱孝廉客都中,偶涉一兰若,殿宇禅舍,俱不甚弘敞,惟一老僧挂褡其中。见客入,肃衣出迓,导与随喜。殿中塑志公像,两壁画绘精妙,人物如生。东壁画散花天女,内一垂髫者,拈花微笑,樱唇欲动,眼波将流。朱注目久,不觉神摇意夺,恍然凝思;身忽飘飘如驾云雾,已到壁上。见殿阁重重,非复人世。一老僧说法座上,偏袒绕视者甚众,朱亦杂立其中。少间似有人暗牵其裾。回顾,则垂髫儿冁然竟去,履即从之,过曲栏,入一小舍,趑趄且不敢前。女回首,摇手中花遥遥作招状,乃趋之。舍内寂无人,遽拥之亦不甚拒,遂与狎好。既而闭户去,嘱勿咳。夜乃复至。如此二日,女伴共觉之,共搜得生,戏谓女曰:“腹内小郎已许大,尚发蓬蓬学处子耶?”共捧簪珥促令上鬟。女含羞不语。一女曰:“妹妹姊姊,吾等勿久住,恐人不欢。”群笑而去。生视女,髻云高簇,鬟凤低垂,比垂髫时尤艳绝也。四顾无人,渐入猥亵,兰麝熏心,乐方未艾。
忽闻吉莫靴铿铿甚厉,缧锁锵然,旋有纷嚣腾辨之声。女惊起,与朱窃窥,则见一金甲使者,黑面如漆,绾锁挈槌,众女环绕之。使者曰:“全未?”答言:“已全。”使者曰:“如有藏匿下界人即共出首,勿贻伊戚。”又同声言:“无。”使者反身鹗顾,似将搜匿。女大惧,面如死灰,张皇谓朱曰:“可急匿榻下。”乃启壁上小扉,猝遁去。朱伏不敢少息。俄闻靴声至房内,复出。未几烦喧渐远,心稍安;然户外辄有往来语论者。朱局蹐既久,觉耳际蝉鸣,目中火出,景状殆不可忍,惟静听以待女归,竟不复忆身之何自来也。
时孟龙潭在殿中,转瞬不见朱,疑以问僧。僧笑曰:“往听说法去矣。”问:“何处?”曰:“不远。”少时以指弹壁而呼曰:“朱檀越!何久游不归?”旋见壁间画有朱像,倾耳伫立,若有听察。僧又呼曰:“游侣久待矣!”遂飘忽自壁而下,灰心木立,目瞪足软。孟大骇,从容问之。盖方伏榻下,闻叩声如雷,故出房窥听也。共视拈花人,螺髻翘然,不复垂髫矣。朱惊拜老僧而问其故。僧笑曰:“幻由人生,贫道何能解!”朱气结而不扬,孟心骇叹而无主。即起,历阶而出。
异史氏曰:“‘幻由人生’,此言类有道者。人有淫心,是生亵境;人有亵心,是生怖境。菩萨点化愚蒙,千幻并作,皆人心所自动耳。老婆心切,惜不闻其言下大悟,披发入山也。”

白话文

江西人孟龙潭和朱孝廉客居京城时,偶然走进一座寺庙。寺里殿堂禅房都不太宽敞,只有一位老僧暂住其中。见客人进来,老僧整衣相迎,领着他们游览。殿中有尊高僧宝志的塑像,两边壁画精美,人物栩栩如生。东壁画着散花天女,其中一位垂发少女拈花微笑,红唇似要轻启,眼波仿佛流动。朱生盯着她看了许久,不觉神魂飘荡,恍然出神。忽然身子轻飘飘像腾云驾雾,竟飞到了墙上。只见殿阁重重,已非人间。一位老僧在高座上说法,许多穿着袈裟的僧众围绕聆听,朱生也混在人群中。不一会儿,似乎有人暗中拉他衣角。回头一看,正是那位拈花少女,正笑着转身离开。朱生连忙跟上,穿过曲折栏杆,来到一间小屋,却迟疑不敢进门。少女回头晃了晃手中花,远远地向他招手,他才跟了进去。屋里静悄悄的,朱生拥抱她也不怎么抗拒,于是两人亲热起来。事后少女关门离去,嘱咐他别出声。夜里她又来相会。这样过了两天,女伴们发现了端倪,把朱生搜出来,打趣少女说:”肚子里的小郎君都这么大了,还蓬着头装闺女呢?”大家捧着簪环首饰,硬给她梳起妇人发髻。少女含羞不语。一个女伴说:”姐妹们,咱们别久留了,怕人家不高兴。”众人笑着散去。朱生见少女云鬓高挽,凤钗低垂,比垂发时更加美艳。见四下无人,两人又亲昵起来,兰麝香气醉人,欢愉正浓。

忽然听到皮靴踏地声和铁链哗啦声,紧接着是纷乱的呵斥声。少女惊起,与朱生偷看,只见一个黑脸金甲使者,手执锁链提着锤,被众天女围着。使者问:”都到齐了吗?”回答:”齐了。”使者又说:”如有藏匿下界凡人的,赶快举报,别自找麻烦。”众人齐声说:”没有。”使者转身鹰视四周,像要搜查。少女吓得面如死灰,慌张地对朱生说:”快躲到床底下!”说完打开墙上小门,匆匆逃走。朱生趴在床下大气不敢出。不久听见靴声进了屋又出去。过了一会儿,喧闹声渐远,他刚松口气,却听见窗外还有人走动说话。朱生蜷缩久了,耳朵嗡嗡响,眼前直冒金星,实在难以忍受,只好静静等待少女回来,竟忘了自己是怎么来到这里的。

这时孟龙潭在殿里,转眼不见了朱生,便问老僧。老僧笑着说:”去听讲经说法了。”孟问:”在哪儿?”僧答:”不远。”过了一会儿,老僧用手指轻弹墙壁呼唤道:”朱施主,怎么游玩这么久还不回来?”只见壁画上突然出现朱生影像,正侧耳站着,像是在听什么。老僧又唤道:”你的伙伴等久了!”朱生便从墙上飘然而下,呆若木鸡,两眼发直腿发软。孟龙潭大惊,慢慢询问,原来朱生正趴在床下,听到雷鸣般的叩击声,所以出来探听。两人再看壁画上拈花少女,已是螺髻高耸,不再是垂发了。朱生惊愕地向老僧行礼请教缘由。老僧笑道:”幻象由人心生,贫僧哪能解释!”朱生闷闷不乐,孟龙潭惊骇无措。两人立刻起身告辞,踏着台阶离开了。

作者说:”‘幻象由人心生’这话像得道高僧说的。人起淫心,就生出轻佻幻境;人存轻佻心,就生出恐怖幻境。菩萨点化愚昧之人,千种幻象并现,其实都是人心自动产生的啊。菩萨苦口婆心,可惜听了这话没能彻底醒悟,披发入山修行去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