卷十二·韩方
明季,济郡以北数州县,邪疫大作,比户皆然。齐东农民韩方,性至孝。父母皆病,因具楮帛,哭祷于孤石大夫之庙。归途零涕,遇一人衣冠清洁,问:“何悲?”韩具以告,其人曰:“孤石之神不在于此,祷之何益?仆有小术,可以一试。”韩喜,诘其姓字。其人曰:“我不求报,何必通乡贯乎?”韩敦请临其家。其人曰:“无须。但归,以黄纸置床上,厉声言:‘我明日赴都,告诸岳帝!’病当已。”韩恐不验,坚求移趾。其人曰:“实告子:我非人也。巡环使者以我诚笃,俾为南县土地。感君孝,指授此术。目前岳帝举枉死之鬼,其有功人民,或正直不作邪祟者,以城隍、土地用。今日殃人者,皆郡城北兵所杀之鬼,急欲赴都自投,故沿途索赂,以谋口食耳,言告岳帝,则彼必惧,故当已。”韩悚然起敬,伏地叩谢,及起,其人已渺。惊叹而归。遵其教,父母皆愈。以传邻村,无不验者。
异史氏曰:“沿途祟人而往,以求不作邪祟之用,此与策马应‘不求闻达之科’者何殊哉!天下事大率类此。犹忆甲戌、乙亥之间,当事者使民捐谷,具疏谓民乐输。于是各州县如数取盈,甚费敲扑。时郡北七邑被水,岁祲,催办尤难。唐太史偶至利津,见系逮者十余人。因问:‘为何事?’答曰:‘官捉吾等赴城,比追乐输耳。’农民不知‘乐输’二字作何解,遂以为徭役敲比之名,岂不可叹而可笑哉!”

白话文

明朝末年,济南府以北的几个州县爆发了严重的瘟疫,几乎家家户户都有人染病。齐东县有个农民叫韩方,极其孝顺。他的父母都病了,于是他准备了纸钱,哭着到孤石大夫庙里祈祷。回家的路上,他还在抹眼泪,遇到一个衣着整洁的人,问他:“为什么这么伤心?”韩方把情况告诉了他。那人说:“孤石神不在这里,祈祷有什么用?我有个小法子,你可以试试。”韩方很高兴,问他的姓名。那人说:“我不求回报,何必告诉你我的籍贯姓名呢?”韩方再三请求他去家里。那人说:“不用。你回去后,拿一张黄纸放在床上,厉声说:‘我明天要去都城,向岳帝告发你们!’病就会好了。”韩方怕不灵验,坚持请他去家里。那人说:“实话告诉你吧:我不是人。巡环使者因为我诚实可靠,让我做南县的土地神。我被你的孝心感动,所以教你这个方法。目前岳帝正要选拔枉死的鬼魂,那些对百姓有功或者正直不作恶的,就任命为城隍或土地。现在害人的,都是郡城北边被士兵杀死的鬼魂,急着要去都城报到,所以沿途勒索贿赂,混口饭吃。你说要告到岳帝那里,他们一定害怕,病自然就好了。”韩方肃然起敬,跪地磕头感谢。等他起身,那人已经不见了。韩方惊叹着回家,按他说的做,父母的病果然都好了。他把这个方法传到邻村,没有不灵验的。

异史氏说:“这些鬼魂沿途害人,为的是求得一个不作恶的官职,这和那些骑着马去应考‘不求功名’的科目的人有什么两样!天下的事大多如此。还记得甲戌、乙亥年间,当官的让百姓捐粮食,上奏说百姓‘自愿捐献’。于是各州县硬要凑足数目,为此还用了不少刑罚。当时郡北七个县遭了水灾,收成不好,催缴尤其困难。唐太史偶然到利津县,看见十几个人被绑着,就问:‘犯了什么事?’他们回答:‘官府抓我们去城里,说是要追缴“自愿捐献”的粮食。’农民不懂‘乐输’(自愿捐献)是什么意思,以为是催逼徭役的名目,岂不可叹又可笑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