卷十二·周生
周主,淄邑之幕客。令公出,夫人徐,有朝碧霞元君之愿,以道远故,将遣仆赍仪代往。使周为祝文。周作骈词,历叙平生,颇涉狎谑。中有云:“栽般阳满县之花,偏怜断袖;置夹谷弥山之草,惟爱余桃。”此诉夫人所愤也,类此甚多。脱稿,示同幕凌生。凌以为亵,戒勿用。弗听,付仆而去。未几,周主卒于署;既而仆亦死;徐夫人产后,亦病卒。人犹未之异也。
周生子自都来迎父榇,夜与凌生同宿。梦父戒之曰:“文字不可不慎也!我不听凌君言,遂以亵词致干神怒,遽夭天年;又贻累徐夫人,且殃及焚文之仆,恐冥罚尤不免也!”醒而告凌,凌亦梦同,因述其文。周子为之惕然。
异史氏曰:“恣情纵笔,辄洒洒自快,此文客之常也。然淫嫚之词,何敢以告神明哉!狂生无知,冥谴其所应尔。但使贤夫人及千里之仆,骈死而不知其罪,不亦与刑律中分首从者,殊多愦愦耶?冤已!”

白话文

周生是淄川县衙的幕僚。有一次县令外出,县令夫人徐氏因曾许过去泰山朝拜碧霞元君的愿,因路途遥远,便准备派仆人带着祭品代她去还愿,并让周生写一篇祷告的祝文。周生用骈体文写成,文中叙述徐氏平生的经历,用语轻佻戏谑。其中有”栽般阳满县之花,偏怜断袖;置夹谷弥山之草,惟爱余桃”之类的句子(暗讽县令有龙阳之癖)。这些都是影射徐夫人愤恨的事,类似的句子还有很多。周生写完后给同僚凌生看,凌生认为内容亵渎神明,劝他不要用。周生不听,还是把祝文交给仆人带走了。不久,周生在官署中突然去世;接着那个仆人也死了;徐夫人生产后,也病死了。人们还没觉得有什么异常。

后来周生的儿子从京城来接父亲的灵柩,夜里与凌生同住。他梦见父亲告诫说:”写文章不能不谨慎啊!我不听凌先生的劝告,因为祝文亵渎神灵而触怒上天,短命早死;还连累了徐夫人,又害死了送祭文焚烧的仆人,恐怕在阴间还要受到惩罚!”周生的儿子醒来告诉凌生,凌生也做了同样的梦,于是把祝文的内容告诉了他。周生的儿子听后深感恐惧。

作者评论说:放纵情感随意写文章,洋洋洒洒只顾一时痛快,这是文人常犯的毛病。但淫秽轻慢的词句,怎敢用来禀告神明呢!狂妄的书生无知,受到阴间的惩罚是罪有应得。只是让贤惠的夫人和远行的仆人接连死去却不知自己犯了什么罪,这和人间刑律中分主犯从犯的做法相比,阴司的判决岂不是太糊涂了吗?真是冤枉啊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