卷十二·老龙船户
朱公徽荫巡抚粤东时,往来商旅,多告无头冤状。千里行人,死不见尸,数客同游,全无音信,积案累累,莫可究诘。初告,有司尚发牒行缉;迨投状既多,竟置不问。公莅任,历稽旧案,状中称死者不下百余,其千里无主,更不知凡几。公骇异恻怛,筹思废寝。遍访僚属,迄少方略。于是洁诚熏沐,致檄城隍之神。已而斋寝,恍惚见一官僚搢笏而入。问:“何官?”答云:“城隍刘某。”“将何言?”曰:“鬓边垂雪,天际生云,水中漂木,壁上安门。”言已而退。既醒,隐谜不解。辗转终宵,忽悟曰:“垂雪者,老也;生云者,龙也;水上木为船;壁上门为户:岂非‘老龙船户’耶!”盖省之东北,曰小岭,曰蓝关,源自老龙津以达南海,每由此入粤。公遣武弁,密授机谋,捉龙津驾舟者,次第擒获五十余名,皆不械而服。盖此等贼以舟渡为名,赚客登舟,或投蒙药,或烧闷香,致客沉迷不醒,而后剖腹纳石以沉水底。冤惨极矣!自昭雪后,遐迩欢腾,谣涌成集焉。
异史氏曰:“剖腹沉石,惨冤已甚,而木雕之有司,绝不少关痛痒,岂特粤东之暗无天日哉!公至则鬼神效灵,覆盆俱照,何其异哉!然公非有四目两口,不过痌瘝之念,积于中者至耳。彼巍巍然,出则刀戟横路,入则兰麝熏心,尊优虽至,究何异于老龙船户哉!”
白话文
朱徽荫担任广东巡抚时,常有商旅前来申诉无头冤案。这些案件中,远行之人离奇死亡却不见尸首,多位结伴旅客同时失踪杳无音信,积压的悬案堆积如山,始终无法追查。起初官府还发公文缉凶,后来报案太多,竟置之不理。朱公上任后查阅旧案,发现诉状中涉及的死者就超过百人,那些千里之外无人认领的受害者更不知有多少。他既震惊又痛心,为此废寝忘食地思索,遍访下属官员,却始终找不到破案方法。
于是朱公沐浴斋戒,诚心向城隍神祷告。后来在斋房小憩时,恍惚看见一位身着官袍、手持笏板的人进来。朱公问:”你是哪位官员?”对方答:”城隍刘某。”“有何指教?”答道:”鬓边垂雪,天际生云,水中漂木,壁上安门。”说完便离去。朱公醒来后不解其意,整夜反复思索,突然领悟:”鬓边垂雪指’老’,天际生云是’龙’,水上漂木为’船’,壁上安门即’户’——合起来不就是’老龙船户’吗?”原来在省城东北方向的小岭、蓝关一带,有条老龙津水道直通南海,很多客商都从这里进入广东。
朱公立即派遣武官,密授计策,将老龙津一带的船夫陆续抓获五十余人。这些人未经刑讯就全部认罪。原来这些歹徒以摆渡为名,诱骗乘客上船后,或用迷药,或焚闷香,待乘客昏迷不醒,便剖开其腹部塞入石块沉入水底。案情之残忍令人发指!冤案昭雪后,百姓欢欣鼓舞,甚至编成歌谣传唱。
异史氏评论道:”剖腹沉石的暴行已极尽残忍,而那些麻木不仁的官员却毫不关心,岂止广东这般暗无天日!朱公一到任,连鬼神都显灵相助,使沉冤得雪,何其神奇!然而朱公并无四眼两口之异相,不过是将百姓疾苦真正放在心上罢了。看看那些高高在上的官员,出行时刀枪开路,入府则沉溺享乐,虽然地位尊贵,与老龙船户的歹徒又有何区别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