卷七·橘树
陕西刘公为兴化令,有道士来献盆树,视之,则小橘细裁如指,摈弗受。刘有幼女,时六七岁,适值初度。道士云:“此不足供大人清玩,聊祝女公子福寿耳。”乃受之。女一见,不胜爱悦,置诸闺闼,朝夕护之惟恐伤。刘任满,橘盈把矣,是年初结实。简装将行,以橘重赘,谋弃之。女抱树娇啼。家人绐之曰:“暂去,且将复来。”女信之,涕始止。又恐为大力者负之而去,立视家人移栽墀下,乃行。
女归,受庄氏聘。庄丙戌登进士,释褐为兴化令,夫人大喜。窃意十余年,橘不复存;及至。则橘已十围,实累累以千计。问之故役,皆云:“刘公去后,橘甚茂而不实,此其初结也。”更奇之。庄任三年,繁实不懈;第四年,憔悴无少华。夫人曰:“君任此不久矣。”至秋,果解任。
异史氏曰:“橘其有夙缘于女与?何遇之巧也。其实也似感恩,其不华也似伤离。物犹如此,而况于人乎?”

白话文

陕西的刘公担任兴化县令时,有个道士送来一盆植物。刘公一看是株手指粗细的小橘树,便拒绝接受。刘公有个六七岁的小女儿,正逢生日。道士说:”这树不值得供大人观赏,姑且给小姐贺寿吧。”刘公这才收下。小女孩一见橘树就爱不释手,放在闺房里日夜照料,生怕它受损伤。刘公任期届满时,橘树已长到满把粗,那年第一次结果。收拾行装准备启程时,因橘树沉重碍事,打算丢弃。小姑娘抱着树哭闹不休,家人哄她说:”只是暂时离开,很快会回来。”她才止住眼泪,又担心橘树被有力气的人偷走,非要看着家人把树移栽到台阶下才肯出发。

后来姑娘嫁给庄氏。庄氏在丙戌年考中进士,被派往兴化当县令,夫人非常高兴。暗想十多年过去,橘树恐怕早不在了。到任后却发现橘树已有十围粗,挂果数以千计。询问旧日差役,都说:”刘公走后橘树长势旺盛但从不结果,这是头一回结实。”众人更觉惊奇。庄氏在任三年,橘树年年硕果累累;到第四年突然枝叶凋零。夫人说:”夫君在此地为官不会长久了。”果然那年秋天就被免职。

(异史氏评论说:橘树与这姑娘莫非前世有缘?相遇何等巧妙。它结果像在报恩,枯萎像在伤别。草木尚且如此,何况人呢?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