卷七·郭秀才
东粤士人郭某,暮自友人归,入山迷路,窜榛莽中。约更许,闻山头笑语,急趋之,见十余人藉地饮。望见郭,哄然曰:“坐中正欠一客,大佳,大佳!”郭既坐,见诸客半儒巾,便请指迷。一人笑曰:“君真酸腐!舍此明月不赏,何求道路?”即飞一觥来。郭饮之,芳香射鼻,一引遂尽。又一人持壶倾注。郭故善饮,又复奔驰吻燥,一举十觞。众人大赞曰:“豪哉!真吾友也!”郭放达喜谑,能学禽语,无不酷肖。离坐起溲,窃作燕子鸣。众疑曰:“半夜何得此耶?”又效杜鹃,众益疑。郭坐,但笑不言。方纷议问,郭回首为鹦鹉鸣曰:“郭秀才醉矣,送他归也!”众惊听,寂不复闻;少顷又作之。既而悟其为郭,始大笑。皆撮口从学,无一能者。一人曰:“或惜青娘子未至。”又一人曰:“中秋还集于此,郭先生不可不来。”郭敬诺。一人起曰:“客有绝技,我等亦献踏肩之戏,若何?”于是哗然并起。前一人挺身矗立;即有一人飞登肩上,亦矗立;累至四人,高不可登;继至者,攀肩踏臂如缘梯状。十余人顷刻都尽,望之可接霄汉。方惊顾间,挺然倒地,化为修道一线。郭骇立良久,遵道得归。翼日腹大痛,溺绿色似铜青,着物能染,亦无潮气,三日乃已。往验故处,则肴骨狼藉,四围丛莽,并无道路。至中秋郭欲赴约,朋友谏止之。设斗胆再往一会青娘子,必更有异,惜乎其见之摇也!
白话文
广东有个姓郭的秀才,傍晚从朋友家回来,在山里迷了路,钻进一片乱树林中。大约一更时分,忽然听到山头上有人说说笑笑,他急忙跑过去,看见十几个人正坐在地上喝酒。那些人看见郭秀才,都起哄说:“我们这儿正好少一位客人,太好了,太好了!”郭秀才坐下后,发现这些人多半戴着儒生头巾,便请求他们指点回家的路。其中一人笑着说:“你可真迂腐!放着这么好的月亮不赏,急着找什么路?”随即递给他一大杯酒。郭秀才一闻,酒香扑鼻,一口就喝干了。又有人拿壶给他斟酒。郭秀才本就酒量好,加上一路奔波口干舌燥,一口气连喝了十大杯。众人拍手称赞:“痛快!真是我们的朋友!”郭秀才性情豪放爱开玩笑,擅长模仿鸟叫,学得惟妙惟肖。他借口上厕所起身,偷偷学了几声燕子叫。众人疑惑道:“半夜哪来的燕子?”他又学杜鹃啼叫,大家更觉奇怪。郭秀才坐回原位只是笑。正当众人议论纷纷时,他突然扭头学鹦鹉说话:“郭秀才喝醉了,送他回家吧!”众人吃惊地四下张望,却再没听到声音;过了一会儿又听见鹦鹉说话。大家这才明白是郭秀才在搞鬼,笑得前仰后合。有人提议:“可惜青娘子没来。”另一人说:“中秋还在这儿聚会,郭先生一定要来啊!”郭秀才连忙答应。这时一人站起来说:“客人展示了绝活,我们也表演叠罗汉助兴吧!”话音刚落,十几人闹哄哄叠起人塔。第一个人笔直站定,第二人跳上他肩头也挺直腰板,叠到第四人时已经高得够不着了,后来的人就踩着肩膀手臂像爬梯子似的往上攀。转眼间十几人叠成一柱擎天,郭秀才正看得目瞪口呆,忽然人塔轰然倒地,化作一条笔直的小路。郭秀才愣了半天,顺着这条路才回到家。第二天他肚子剧痛,排出的尿液绿得像铜锈,能把东西染绿,也没有尿骚味,三天后才恢复正常。后来他去找那个地方,只见满地残羹剩骨,周围杂草丛生,根本没有路。到了中秋节郭秀才想去赴约,被朋友劝住了。要是他胆敢再去会会那位青娘子,肯定还有更稀奇的事,可惜他胆怯了啊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