卷三·刘海石
刘海石,蒲台人,避乱于滨州。时十四岁,与滨州生刘沧客同函丈,因相善,订为昆季。无何,海石失怙恃,奉丧而归,音问遂阙。沧客家颇裕,年四十,生二子,长子吉,十七岁,为邑名士,次子亦慧。沧客又内邑中倪氏女,大嬖之。后半年长子患脑痛卒,夫妻大惨。无几何妻病又卒,逾数月长媳又死,而婢仆之丧亡且相继也。沧客哀悼,殆不能堪。
一日方坐愁间,忽阍人通海石至。沧客喜,急出门迎以入。方欲展寒温,海石忽惊曰:“兄有灭门之祸不知耶?”沧客愕然,莫解所以。海石曰:“久失闻问,窃疑近况,未必佳也。”沧客泫然,因以状对,海石欷歔,既而笑曰:“灾殃未艾,余初为兄吊也。然幸而遇仆,请为兄贺。”沧客曰:“久不晤,岂近精‘越人术’耶?”海石曰:“是非所长。阳宅风鉴,颇能习之。”沧客喜,便求相宅。导海石入,内外遍观之,已而请睹诸眷口。沧客从其教,使子媳婢妾俱见于堂,沧客一一指示。
至倪,海石仰天而视,大笑不已。众方惊疑,但见倪女战栗无色,身暴缩短仅二尺余。海石以界方击其首,作石缶声。海石揪其发检脑后,见白发数茎,欲拔之,女缩项跪啼,言即去,但求勿拔。海石怒曰:“汝凶心尚未死耶?”就项后拔去之。女随手而变,黑色如狸。众大骇,海石掇纳袖中,顾子妇曰:“媳受毒已深,背上当有异,请验之。”妇羞,不肯袒示。刘子固强之,见背上白毛长四指许。海石以针挑去,曰:“此毛已老,七日即不可救。”又顾刘次子,亦有毛才二指。曰:“似此可月余死耳。”沧客以及婢仆并刺之。曰:“仆适不来,一门无噍类矣。”问:“此何物?”曰:“亦狐属。吸人神气以为灵,最利人死。”沧客曰:“久不见君,何能神异如此!无乃仙乎?”笑曰:“特从师习小技耳,何遽云仙。”问其师,答云:“山石道人。适此物,我不能死之,将归献俘于师。”言已告别。觉袖中空空,骇曰:“亡之矣!尾末有大毛未去,今已遁去。”众俱骇然。海石曰:“领毛已尽,不能作人,止能化兽,遁当不远。”于是入室而相其猫,出门而嗾其犬,皆曰无之。启圈笑曰:“在此矣。”沧客视之多一豕,闻海石笑,遂伏不敢少动。提耳捉出,视尾上白毛一茎,硬如针。方将检拔,而豕转侧哀鸣,不听拔。海石曰:“汝造孽既多,拔一毛犹不肯耶?”执而拔之,随手复化为狸。纳袖欲出,沧客苦留,乃为一饭。问后会,曰:“此难预定。我师立愿宏深,常使我等遨世上,拔救众生,未必无再见时。”
及别后,细思其名,始悟曰:“海石殆仙矣!‘山石’合一‘岩’字,盖吕祖讳也。”

白话文

刘海石是蒲台人,为避战乱来到滨州。当时他十四岁,与滨州的刘沧客同在一个学堂读书,两人关系很好,便结拜为兄弟。不久,刘海石父母双亡,回家奔丧,之后便断了音讯。

刘沧客家境富裕,四十岁时已有两个儿子。长子刘吉十七岁,是当地有名的才子;次子也很聪慧。后来刘沧客又娶了本县倪家的女儿为妾,十分宠爱。半年后,长子突发头痛去世,夫妻俩悲痛欲绝。没过多久,妻子也病故了。几个月后,大儿媳又离世,接着家中婢女仆人接连死亡。刘沧客哀伤不已,几乎承受不住。

一天,他正愁闷独坐,忽听门人通报刘海石来访。刘沧客大喜,急忙出门相迎。刚寒暄几句,刘海石突然惊道:”兄长家中有灭门之祸,难道不知?”刘沧客愕然不解。刘海石说:”久未联系,我早疑心你家境况不妙。”刘沧客泪流满面,将家中变故一一告知。刘海石叹息后笑道:”灾祸还未结束,我本是为吊唁而来。但幸好遇见我,该为兄长庆贺才是。”刘沧客问:”多年不见,莫非你学了医术?”刘海石答:”那非我所长。不过对风水相宅之术,倒有些研究。”

刘沧客便请他查看家宅。领着刘海石里外走遍后,刘海石要求见见家中众人。刘沧客让子女、媳妇、婢妾都到厅堂集合,一一介绍。当见到倪氏时,刘海石突然仰天大笑不止。众人正惊疑间,只见倪氏浑身发抖,面色惨白,身体骤然缩到不足三尺高。刘海石用界尺敲她脑袋,发出石缶般的声响。他揪住倪氏头发查看后脑,发现几根白毛要拔,倪氏缩脖跪地哭求,答应离开,只求别拔。刘海石怒喝:”你害人之心还不死?”硬是从她颈后拔下白毛。倪氏随即变成一只黑毛狐狸,众人惊骇不已。刘海石将狐狸塞进袖中,又对刘沧客儿媳说:”你中毒已深,背上定有异状,让我看看。”儿媳害羞不肯脱衣,在丈夫坚持下,果然发现背上有四指长的白毛。刘海石用针挑出,说:”这毛已老,再过七天就无救了。”再看次子,背上也有两指长的白毛,说:”这样下去月余必死。”接着为刘沧客和婢仆们一一挑除白毛,说:”若我不来,你家就要灭门了。”刘沧客问这是何物,答:”也是狐类,靠吸人精气修炼,专害人性命。”

刘沧客感叹:”多年不见,你竟有这般神通!莫非已成仙了?”刘海石笑道:”只是跟师父学了点小术,哪敢称仙。”问起师承,答:”山石道人。这妖物我杀不了,得带回去交给师父处置。”说罢告辞,忽觉袖中空空,惊呼:”跑了!它尾尖还有根大毛没拔,现在逃了!”众人惊慌。刘海石说:”主毛已除,它再不能化人形,只能变兽,逃不远。”于是查看家中猫狗,最后打开猪圈笑道:”在这儿呢!”刘沧客见圈里多出一头猪,那猪见刘海石就趴着不敢动。刘海石揪着猪耳朵拖出,见尾尖有根白毛硬如钢针。刚要拔,猪翻滚哀嚎不让碰。刘海石斥道:”你作恶多端,连根毛都舍不得?”强行拔下,猪又变回黑狐。他将狐收入袖中准备离开,刘沧客执意挽留,才留下吃了顿饭。问何时再见,答:”难说。师父宏愿济世,常派我们云游救人,或许后会有期。”

分别后,刘沧客细想”山石道人”之名,恍然大悟:”海石怕是真仙!’山石’合为’岩’字,正是吕洞宾的名讳啊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