卷三·小髻
长山居民某暇居,辄有短客来,久与扳谈。素不识其生平,颇注疑念。客曰:“三数日将便徙居,与君比邻矣。”过四五日,又曰:“今已同里,旦晚可以承教。”问:“乔居何所?”亦不详告,但以手北指。自是日辄一来,时向人假器具,或吝不与则自失之。群疑其狐,村北有古冢陷不可测,意必居此,共操兵杖往。伏听之,久无少异。一更向尽,闻穴中戢戢然,似数十百人作耳语。众寂不动。俄而尺许小人连遱而出,至不可数。众噪起,并击之。杖杖皆火,瞬息四散。惟遗一小髻如胡桃壳然,纱饰而金线,嗅之,骚臭不可言。
白话文
长山有个居民在家闲坐时,常有个矮个子客人来访,两人聊得很熟。居民从不知道这人的来历,心里挺疑惑。客人说:”过几天我就要搬来和你做邻居了。”过了四五天,客人又说:”现在咱们已经是同乡了,早晚能多请教。”居民问:”你新家在哪儿?”客人也不细说,只往北指了指。从此这人天天都来,还常借东西用,要是不借给他,东西自己就会不见。大家都怀疑是狐狸精。村北有座深不见底的古墓,猜他准住那儿,就拿着武器去埋伏。等了很久没动静。快到一更天时,听见洞里窸窸窣窣响,像有几十上百人在说悄悄话。众人屏住呼吸。忽然接连钻出一尺来高的小人,多得数不清。大家喊叫着冲出去打,每棍子打下去都迸出火花,小人们眨眼就逃散了。只留下个核桃大小的发髻,扎着纱带镶着金线,闻起来骚臭难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