黄帝曰:卫气之留于腹中,搐(别本作蓄)积不行,菀蕴不得常所,使人支胁胃中满,喘呼逆息者,何以去之?
伯高曰:其气积于胸中者,上取之;积于腹中者,下取之;上下皆满者,旁取之。
黄帝曰:取之奈何?
伯高对曰:积于上(者),泻人迎、天突、喉中;积于下者,泻三里与气街;上下皆满者,上下取之,与季胁之下一寸;重者,鸡足取之。诊视其脉大而弦急,及绝不至者,及腹皮急甚者,不可刺也。
黄帝曰:善。
黄帝问于伯高曰:何以知皮肉、气血、筋骨之病也?
伯高曰:色起两眉薄泽者,病在皮。唇色青黄赤白黑者,病在肌肉。营气濡然者,病在血气。目色青黄赤白黑者,病在筋。耳焦枯受尘垢,病在骨。
黄帝曰:病形何如,取之奈何?
伯高曰:夫百病变化,不可胜数,然皮有部,肉有柱,血气有输,(筋有结),骨有属。
黄帝曰:愿闻其故。
伯高曰:皮之部,输于四末。肉之柱,有臂胫诸阳分肉之间,与足少阴分间。血气之输,输于诸络,气血留居则盛而起。筋部,无阴无阳,无左无右,候病所在。骨之属者,骨空之所,以受益而益脑者也。
黄帝曰:取之奈何?
伯高曰:夫病变化,浮沉深浅,不可胜究(别本作穷),各在其处。病间者浅之,甚者深之;间者小之,甚者众之。随变而调气,故曰上工。
黄帝问于伯高曰:人之肥瘦、大小、温寒(别本作:寒温),有老壮少小,别之奈何?
伯高对曰:人年五十已上为老,二十已上为壮,十八已上(别本作下)为少,六岁已上(别本作下)为小。
黄帝曰:何以度知其肥瘦?
伯高曰:人有肥、有膏、有肉。
黄帝曰:别此奈何?
伯高曰:腘(别本作䐃)肉坚,皮满者,肥。腘(别本作䐃)肉不坚,皮缓者,膏。皮肉不相离者,肉。
黄帝曰:身之寒温何如?
伯高:膏者,其肉淖而粗理者,身寒;细理者,身热。脂者,其肉坚,细理者热;粗理者寒。
黄帝曰:其肥瘦大小奈何?
伯高曰:膏者,多气而皮纵缓,故能纵腹垂腴。肉者,身体容大。脂者,其身收小。
黄帝曰:三者之气血多少何如?
伯高曰:膏者,多气,多气者热,热者耐寒。肉者,多血则充形,充形则平。脂者,其血清,气滑少,故不能大。此别于众人者也。
黄帝曰:众人奈何?
伯高曰:众人皮肉脂膏不能相加也,血与气不能相多,故其形不小不大,各自称其身,命曰众人。
黄帝曰:善。治之奈何?
伯高曰:必先别其三形,血之多少,气之清浊,而后调之,治无失常经。是故,膏人纵腹垂腴;肉人者,上下容大;脂人者,虽脂不能大者。

白话文翻译与解释

第一部分:卫气失常的治疗

黄帝问:卫气停留在腹中,积聚不运行,郁结不畅通,导致人出现胁部支撑感、胃部胀满、喘息、呼吸不畅等症状,该如何治疗?

伯高答:如果卫气积聚在胸中,应从上部的穴位治疗;积聚在腹中,应从下部的穴位治疗;如果上下都积聚,应从侧面的穴位治疗。

黄帝问:具体如何取穴治疗?

伯高答:如果卫气积聚在上部,应泻人迎、天突、喉中等穴位;积聚在下部,应泻足三里和气街穴;如果上下都积聚,应同时取上下的穴位,并取季胁下的一寸处;病情严重时,可以采用“鸡足取法”(一种针刺手法)。如果诊察到脉象大而弦急,或者脉象完全不至,或者腹部皮肤紧绷严重,则不宜针刺。

黄帝说:好。


第二部分:皮肉、气血、筋骨病的诊断

黄帝问:如何判断皮肉、气血、筋骨的病变?

伯高答:如果两眉之间的皮肤色泽浅淡,病在皮;如果唇色呈现青、黄、赤、白、黑等异常颜色,病在肌肉;如果营气濡润不足,病在血气;如果眼睛的颜色呈现青、黄、赤、白、黑等异常颜色,病在筋;如果耳朵干枯、布满尘垢,病在骨。

黄帝问:病变的具体表现是什么?如何治疗?

伯高答:百病的变化无穷无尽,但皮有部位,肉有支柱,血气有输注,筋有结聚,骨有关联。

黄帝问:请详细解释。

伯高答:皮的部位在四肢末端;肉的支柱在手臂和腿部的阳经分肉之间,以及足少阴经的分间;血气的输注在诸络脉中,气血滞留则会充盈而突起;筋的部位不分阴阳、左右,视病变所在而定;骨的关联在骨空之处,用以滋养骨髓和脑。

黄帝问:如何治疗?

伯高答:疾病的变化有浮沉深浅,无法完全穷尽,应根据病变的部位进行治疗。病情轻浅时浅刺,病情严重时深刺;病情轻微时用少量针,病情严重时用多针。根据病情变化调整气血,这就是上等医工的做法。


第三部分:人体肥瘦、大小、寒温的区分

黄帝问:人的肥瘦、大小、寒温,以及老壮少小,如何区分?

伯高答:五十岁以上为老,二十岁以上为壮,十八岁以上为少,六岁以上为小。

黄帝问:如何判断人的肥瘦?

伯高答:人有肥、膏、肉三种类型。

黄帝问:如何区分?

伯高答:腘肉坚实、皮肤充盈者为肥;腘肉不坚实、皮肤松弛者为膏;皮肉紧密相连者为肉。

黄帝问:身体的寒温如何判断?

伯高答:膏者,肌肉松软且纹理粗大者,身体偏寒;纹理细小者,身体偏热。脂者,肌肉坚实且纹理细小者,身体偏热;纹理粗大者,身体偏寒。

黄帝问:肥瘦、大小如何区分?

伯高答:膏者,气多而皮肤松弛,腹部下垂;肉者,身体宽大;脂者,身体收小。

黄帝问:这三种类型的气血多少如何?

伯高答:膏者,气多,气多者偏热,耐寒;肉者,血多,血多则形体充实,气血平衡;脂者,血清气少,故不能长得很大。这是与普通人不同的地方。

黄帝问:普通人如何?

伯高答:普通人的皮肉脂膏没有明显偏颇,血与气也不过多或过少,因此体形不大不小,各部位与身体相称,称为普通人。

黄帝说:好。如何治疗?

伯高答:必须先区分三种体形,了解血的多少、气的清浊,然后进行调理,治疗时不能违背常规。因此,膏者腹部下垂;肉者身体宽大;脂者虽胖但不显大。


总结

这段内容主要讨论了《黄帝内经》中关于卫气失常的治疗方法、皮肉气血筋骨病变的诊断与治疗,以及人体肥瘦、大小、寒温的区分与调理原则。其核心思想在于根据病变的具体部位和性质,采取相应的治疗方法,同时强调因人而异、辨证施治的重要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