韩一·或谓公仲曰听者听国
或谓公仲曰:“听者听国,非必听实也。故先王听谚言于市,愿公之听臣言也。公求中立于秦,而弗能得也,善公孙郝以难甘茂,劝齐兵以劝止魏,楚、赵皆公之仇也。臣恐国之以此为患也,愿公之复求中立于秦也。”
公仲曰:“奈何?”对曰:“秦王以公孙郝为党于公而弗之听,甘茂不善于公而弗为公言,公何不因行愿以与秦王语?行愿之为秦王臣也公,臣请为公谓秦王曰:‘齐、魏合与离,于秦孰利?齐、魏别与合,于秦孰强?’秦王必曰:‘齐、魏离,则秦重;合,则秦轻。齐、魏别,则秦强;合,则秦弱。’臣即曰:‘今王听公孙郝以韩、秦之兵应齐而攻魏,魏不敢战,归地而合于齐,是秦轻也,臣以公孙郝为不忠。今王听甘茂,以韩、秦之兵据魏而攻齐,齐不敢战,不求割地而合于魏,是秦轻也,臣以甘茂为不忠。故王不如令韩中立以攻齐,齐王言救魏以劲之,齐、魏不能相听,久离兵史。王欲,则信公孙郝于齐,为韩取南阳,易谷川以归,此惠王之愿也。王欲,则信甘茂于魏,以韩、秦之兵据魏以郄齐,此武王之愿也。臣以为令韩以中立以劲齐,最秦之大急也。公孙郝党于齐而不肯言,甘茂薄而不敢谒也,此二人,王之大患也。愿王之熟计之也。”
白话文
有人对公仲说:“听取意见是为了治国,不一定要听信事实本身。所以先王会从市井中听取民谚,希望您也能听听我的话。您想争取秦国保持中立却未能成功,又亲近公孙郝来为难甘茂,鼓动齐国出兵又试图阻止魏国,结果楚国、赵国都成了您的仇敌。我担心国家会因此陷入危机,希望您重新争取秦国中立。”
公仲问:“该怎么办?”对方回答:“秦王认为公孙郝偏向您而不听他的,甘茂与您不和也不替您说话。您何不通过行愿去和秦王沟通?行愿作为秦王臣子公正无私,请让我替您对秦王说:‘齐魏联合或分裂,哪种对秦国有利?齐魏对抗或合作,哪种能让秦国更强?’秦王必定会说:‘齐魏分裂则秦国地位重要,联合则秦国被轻视;齐魏对抗则秦国强大,合作则秦国削弱。’我就接着说:‘现在大王听任公孙郝率韩秦联军响应齐国攻魏,魏国不敢应战,割地求和与齐联合,这会使秦国被轻视,我认为公孙郝不忠。若听任甘茂率韩秦联军据魏攻齐,齐国不敢应战,不割地就与魏联合,同样使秦国被轻视,我认为甘茂不忠。所以大王不如让韩国保持中立去牵制齐国,齐王声称救魏来激化矛盾,齐魏互不相让,就会长期对峙。大王若要支持公孙郝,就让他通过齐国为韩国夺取南阳,用谷川交换来巩固韩惠王的利益;若要支持甘茂,就让他联合魏国,率韩秦联军据魏抗齐,实现韩武王的愿望。我认为让韩国中立来牵制齐国,才是秦国最紧迫的策略。公孙郝亲附齐国不肯进言,甘茂人微言轻不敢直谏,这两人都是大王的隐患。望大王深思。’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