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AI时代是否会觉得翻译资料特别简单?发给AI瞬间就有回复了。但你想完美翻译一整本书一整篇论文时,还是有很多问题的,例如专有名称的翻译,AI每次翻译可能不一样,如果想做到中英对照,就更麻烦了。

唐库支持一键翻译整本书整个文档:
全局翻译.jpg

目前的AI都有“窗口大小”限制,即一个问题只能处理有限的信息,有的是4K,有的是16K,也有宣称能做到很大的文本。窗口越大,服务器消耗也就越大,即使能处理大文本,估计普通用户也没有机会使用,太消耗服务器了。

翻译整本书或一篇大论文多次发送给AI带来的最大问题是,同一个人名(或其它专有名称),AI每次翻译都不同,例如《李尔王》中的Goneril(李尔王的女儿之一),AI返回了20多种翻译,这是不可接受的。

唐库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是翻译前提前替换人名,先提取人名,再翻译人名,全AI化,也可以人工编辑,人名确定之后,再开启翻译,所有人名即已固化。

唐库支持所有语言之间的翻译,唐库提供两种AI版本,初级AI翻译会有语义逻辑方面的问题,高级AI的翻译几乎媲美人类。

唐库的翻译是按行翻译,译文插入原文的下一行,译文用标签tang1包裹,形成双语对照效果,阅读时可选择是否显示译文。

1 指定文章:可以翻译全部文章或指定的文章;

2 指定内容:默认为全部内容,翻译后的译文总是用 tang1 标签包围,未用tang1标签包围的内容都是要翻译的。

也可以用正则表达式指定要翻译哪些内容,用正则表达式命名分组(source0)指定要翻译的内容,例如:
英:(?P.+)\n
需要翻译的内容是用“英:”开头(但不包括“英:”)到行尾的内容。

source1 也是有效的命名,与source0的区别是:当匹配多行文本时,source0会按照多行文本翻译,source1会当做一行文本翻译,即译文只有一行。

3 名称替换表:上面说到AI翻译人名会很随机,通过名称替换表将名称替换后再把句子送给AI翻译。

4 目标语言:可选择任意语言,如没有输入新语言名称。

5 译文前缀:指译文每行最前面是否添加前缀,例如”中:”。

6 单次翻译字符数:单次让AI翻译的文本内容量,经过测试发现该数字越大,AI的指令遵循会变差,建议在1000-4000,越小当然AI越可靠,但会产生断章取义现象,也更浪费AI流量(因为每次都要加上prompt文字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