随园诗话

随园诗话
随园诗话
手机版Pdf(6.5M),查看样张
随园诗话
PC版Pdf(2.8M),查看样张
  • 专辑介绍
    ### 《随园诗话》介绍 1. **基本信息**:《随园诗话》是清代的诗歌美学和诗歌理论著作,成书于清乾隆年间,首次出版于清乾隆五十五年(1790年),补遗部分首次出版于清嘉庆年间。全书共二十六卷,其中正编十六卷,补遗十卷。体制为分条排列,每条或述一评,或记一事,或采一诗(或数诗),是随笔式的著作。 2. **主要内容** - **诗歌理论**:系统阐述了袁枚的诗歌理论及审美倾向,集中阐发性灵说,反对拟古和矫饰,倡导抒写性灵,写真性情,重“真”“活”“新”。 - **诗坛趣闻**:书中多记当代诗坛趣闻逸事,也有对古今诗人诗作的议论品评,能让人了解到当时诗坛的一些情况和诗人之间的交往等。 - **诗歌作品**:采录了大量印证诗论的作品,不拘时代、流派,不拘作者身份、性别,闺秀之作颇多。 3. **核心价值**:主要价值在于其所阐述的性灵说诗论。从创作的主观条件出发,强调创作主体必须具备真情、个性、诗才三方面要素。 4. **文学贡献**:于康乾诗坛王士禛神韵说、沈德潜格调说、翁方纲肌理说之外,独开生面,别树一帜,江南江北靡然从之,并集结起性灵诗派,为反拟古、反考据为诗及使诗歌回归抒写真性情的轨道上来作出重要贡献。 5. **后世影响**:是继《原诗》之后具有较高学术价值的诗论专著,在当时的诗坛上很受重视,刻板印行后十分畅销,风靡一时。对后世诗歌创作和诗歌理论产生了深远影响,性灵派诗人更奉之为诗学圭臬,钱钟书称该书“自来诗话,无可比伦”。 ### 作者袁枚介绍 1. **个人生平**:袁枚(1716年3月25日-1798年1月3日),字子才,号简斋,晚年自号仓山居士、随园主人、随园老人,浙江钱塘(今浙江省杭州市)人,祖籍浙江慈溪。乾隆四年(1739年)进士,授翰林院庶吉士。曾外调做官,曾任江宁、上元等地知县,政声较好,受总督尹继善赏识。后因父亲亡故,辞官养母,在江宁(南京)购置隋氏废园,改名“随园”,筑室定居,在这里过了近50年的闲适生活,从事诗文著述等。 2. **文学地位**:清朝乾嘉时期代表诗人、散文家、文学评论家和美食家,与赵翼、蒋士铨合称为“乾嘉三大家”,又与赵翼、张问陶并称“性灵派三大家”,为“清代骈文八大家”之一,文笔与大学士纪昀齐名,时称“南袁北纪”。 3. **创作风格**:袁枚倡导“性灵说”,主张诗文审美创作应该抒写性灵,要写出诗人的个性,表现其个人生活遭际中的真情实感。 4. **主要著作**:有《小仓山房文集》《随园诗话》及《随园诗话补遗》《随园食单》《子不语》《续子不语》等,散文代表作《祭妹文》,哀婉真挚,流传久远,古文论者将其与唐代韩愈的《祭十二郎文》并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