卷五·八脉配八卦歌
乾属公孙艮内关,巽临震位外关还,离居列缺坤照海,后溪兑坎申脉联。补泻浮沉分逆顺,随时呼吸不为难,仙传秘诀神针法,万病如拈立便安。
《针灸大成》卷五·八脉配八卦歌的内容,可以用白话文翻译并解释如下:
白话文翻译:
乾卦对应公孙穴,艮卦对应内关穴;
巽卦对应外关穴,震卦也归外关穴;
离卦对应列缺穴,坤卦对应照海穴;
后溪穴对应兑卦,申脉穴对应坎卦。
补泻之法要根据脉象的浮沉来分辨顺逆,
随着呼吸的节奏施针并不困难。
这是仙传的秘诀和神奇的针法,
治疗万病就像随手拈来一样,立竿见影。
解释:
八脉配八卦:
这是将人体经络的八脉(奇经八脉)与八卦(乾、坤、震、巽、坎、离、艮、兑)对应起来的一种理论。通过这种对应关系,可以指导针灸的取穴和治疗。具体对应关系:
- 乾卦对应公孙穴(足太阴脾经的穴位,常用于调理脾胃)。
- 艮卦对应内关穴(手厥阴心包经的穴位,常用于调理心脏和情绪)。
- 巽卦和震卦都对应外关穴(手少阳三焦经的穴位,常用于调理三焦和上肢问题)。
- 离卦对应列缺穴(手太阴肺经的穴位,常用于调理肺部和呼吸系统)。
- 坤卦对应照海穴(足少阴肾经的穴位,常用于调理肾和泌尿系统)。
- 兑卦对应后溪穴(手太阳小肠经的穴位,常用于调理小肠和颈部)。
- 坎卦对应申脉穴(足太阳膀胱经的穴位,常用于调理膀胱和下肢问题)。
- 乾卦对应公孙穴(足太阴脾经的穴位,常用于调理脾胃)。
补泻浮沉分逆顺:
针灸治疗中,补法和泻法的选择要根据脉象的浮沉(脉象的强弱、深浅)来判断。顺逆则是指治疗的时机和手法是否与病情相适应。随时呼吸不为难:
施针时要配合患者的呼吸节奏,这样可以减轻患者的疼痛感,同时提高治疗效果。仙传秘诀神针法:
这句话强调了这种针法的神奇和高效,暗示其源自古代仙传的秘诀。万病如拈立便安:
意思是这种针法可以快速治疗各种疾病,效果立竿见影。
总结:
这首《八脉配八卦歌》通过将八卦与经络穴位对应起来,提供了一种针灸取穴和治疗的指导方法。它强调了补泻手法的选择、呼吸配合的重要性,以及这种针法的神奇疗效。这种理论和方法在传统中医针灸中具有重要意义,体现了中医“天人合一”的整体观念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