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品·虫鱼部·白僵蚕
味咸。
主小儿惊痫夜蹄,去三虫,减黑皯,令人面色好,男子阴疡病。生平泽。
《名医》曰:生颍川,四月取自死者。
案《说文》云:蚕任丝也。《淮南子》说林训云:蚕食而不饮,二十二日而化。
《博物志》云:蚕三化,先孕而后交,不交者亦生子,子后为,皆无眉目,易伤,收采亦薄,玉篇作僵蚕,正当为僵,旧作殭,非。
白话文翻译:
白僵蚕
味道咸。
主要用于治疗小儿夜间惊痫、啼哭,能驱除体内寄生虫,减少皮肤黑斑,使人的面色变得红润,还能治疗男子阴部溃疡。它生长在平原湿地。
《名医》中提到:白僵蚕产自颍川,四月份采集自死的蚕。
《说文解字》中说:蚕是吐丝的昆虫。《淮南子·说林训》中提到:蚕只吃桑叶而不喝水,经过二十二天就会化蛹。
《博物志》中提到:蚕一生会经历三次蜕皮,先怀孕后交配,不交配的蚕也能产卵,但产下的蚕容易受伤,收成也不好。《玉篇》中将“僵蚕”写作“僵”,旧时写作“殭”,这是不正确的。
解释:
白僵蚕的性味与功效:
- 性味:味咸。
- 功效:
- 小儿惊痫夜啼:用于治疗小儿因惊吓或癫痫引起的夜间啼哭。
- 去三虫:能驱除体内的寄生虫。
- 减黑皯:减少皮肤上的黑斑,改善肤色。
- 令人面色好:使人的面色变得红润有光泽。
- 男子阴疡病:治疗男子阴部的溃疡。
- 小儿惊痫夜啼:用于治疗小儿因惊吓或癫痫引起的夜间啼哭。
- 性味:味咸。
产地与采集:
- 产地:主要产自颍川(今河南一带)。
- 采集时间:四月份采集自死的蚕。
- 产地:主要产自颍川(今河南一带)。
文献记载:
- 《说文解字》:蚕是吐丝的昆虫。
- 《淮南子·说林训》:蚕只吃桑叶而不喝水,经过二十二天就会化蛹。
- 《博物志》:蚕一生会经历三次蜕皮,先怀孕后交配,不交配的蚕也能产卵,但产下的蚕容易受伤,收成也不好。
- 《玉篇》:将“僵蚕”写作“僵”,旧时写作“殭”,这是不正确的。
- 《说文解字》:蚕是吐丝的昆虫。
总结:
白僵蚕是一种中药材,主要功效是治疗小儿惊痫、驱虫、美容养颜以及治疗男性阴部溃疡。它生长在平原湿地,四月份采集自死的蚕。古代文献中对蚕的生活习性和药用价值有详细的记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