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品·草部·酸酱
味酸平。
主热烦满,定志益气,利水道,产难吞其实立产。一名醋酱。生川泽。
《吴普》曰:酸酱,一名酢酱。(《御览》)
《名医》曰:生荆楚,及人家田园中,五月采,阴干。
案《尔雅》云:葴,寒酱。郭璞云:今酸酱草,江东呼曰苦葴。

白话文翻译

中品·草部·酸酱

味道酸,性平。

主要功效是清热除烦,安神定志,补气益力,利水通便。对于难产的妇女,服用其果实可以迅速催产。别名叫醋酱。生长在河流和沼泽地带。

《吴普》中说:酸酱,也叫酢酱。(引自《御览》)

《名医》说:酸酱生长在荆楚地区以及人家的田园中,五月采摘,阴干备用。

《尔雅》中提到:葴,就是寒酱。郭璞解释说:现在的酸酱草,江东地区称之为苦葴。

解释

  1. 性味与功效

    • 味酸,性平:酸味通常具有收敛、固涩的作用,性平则表明其药性平和,不偏寒热。
    • 主热烦满:酸酱能够清热,缓解因热引起的烦躁和胸闷。
    • 定志益气:有助于安定心神,增强体力。
    • 利水道:促进排尿,有助于水肿和小便不利的情况。
    • 产难吞其实立产:对于难产的妇女,服用酸酱的果实可以起到催产的作用。
  2. 别名与产地

    • 醋酱:酸酱的另一个名字,可能与其酸味有关。
    • 生川泽:酸酱主要生长在河流和沼泽地带。
    • 生荆楚,及人家田园中:具体指出酸酱在荆楚地区(今湖北、湖南一带)以及人家田园中有分布。
    • 五月采,阴干:采摘时间在五月,采摘后需要阴干保存。
  3. 历史文献引用

    • 《吴普》和《名医》对酸酱的别名和产地进行了补充说明。
    • 《尔雅》中提到“葴,寒酱”,郭璞进一步解释为“酸酱草”,在江东地区称为“苦葴”。

总结

酸酱是一种具有清热、安神、益气、利水功效的中药材,尤其对难产有催产作用。其味酸,性平,主要生长在河流、沼泽及田园中,五月采摘后阴干使用。历史文献中对酸酱的别名和产地有详细记载,反映了其在古代医药中的应用和认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