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品·草部·白鲜
味苦寒。
主头风,黄疸,咳逆,淋沥,女子阴中肿痛,湿痹死肌,不可屈伸,起止行步。生川谷。
《名医》曰:生上谷及冤句,四月五月,采根阴干。
案陶宏景云:俗呼为白羊鲜,气息正似羊膻或名白膻。
白话文翻译:
白鲜,味道苦,性寒。主要用于治疗头风、黄疸、咳嗽、小便不畅、女性阴部肿痛、湿痹导致的肌肉僵硬和无法屈伸、行动不便等症状。它生长在山谷中。
《名医》记载:白鲜生长在上谷和冤句地区,通常在四月和五月采集根部,然后阴干保存。
陶弘景解释说:民间称之为“白羊鲜”,因为它的气味类似于羊膻味,也有人叫它“白膻”。
解释:
- 性味归经:白鲜味苦,性寒,说明它具有清热、燥湿的功效。
- 主治:
- 头风:指头痛、眩晕等症状。
- 黄疸:通常与肝胆湿热有关,白鲜可以清热利湿,缓解黄疸。
- 咳逆:咳嗽、气喘等呼吸道问题。
- 淋沥:小便不畅、尿频、尿痛等泌尿系统疾病。
- 女子阴中肿痛:女性生殖系统的炎症或疼痛。
- 湿痹死肌,不可屈伸,起止行步:湿邪侵袭导致的肌肉僵硬、关节疼痛、活动受限等症状。
- 头风:指头痛、眩晕等症状。
- 生长环境:白鲜生长在山谷中,说明它适应湿润的环境。
- 采集与保存:在四月和五月采集根部,阴干保存,这是为了保持其药效。
- 别名:白鲜因其气味类似于羊膻味,故有“白羊鲜”或“白膻”的别称。
总结:
白鲜是一种具有清热、燥湿、利湿功效的中药材,主要用于治疗与湿热相关的疾病,如黄疸、咳嗽、泌尿系统疾病以及女性生殖系统的炎症。它生长在山谷中,采集后需阴干保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