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品·草部·海藻
味苦寒。
主瘿瘤气,颈下核,破散结气,痈肿症瘕坚气,腹中上下鸣,下水十二肿。一名落首。生池泽。
《名医》曰:一名藫,生东海,七月七日采,暴干。
案《说文》云:薻,水草也,或作藻。《广雅》云:海萝,海藻也。《尔雅》云:薅,海藻也。郭璞云:药草也。一名海萝,如乱发,生海中。本草云:又薻石衣。
郭璞云:水苔也,一名石发,江东食之,或曰藫,叶似而大,生水底也,亦可食。

白话文翻译:

海藻,味道苦,性寒。
主要治疗瘿瘤(甲状腺肿大)、颈部淋巴结肿大,能够消散结块之气,治疗痈肿、症瘕(肿块、肿瘤等)、腹中坚硬的结气,以及腹中上下鸣响的症状,还能消除水肿,治疗十二种水肿病。海藻的别名叫“落首”。它生长在池塘、湖泊等水域。

《名医别录》中提到,海藻还有一个名字叫“藫”,生长在东海地区,通常在农历七月七日采集,晒干后使用。

根据《说文解字》的解释,“薻”是水草的意思,也写作“藻”。《广雅》中说,“海萝”就是海藻。《尔雅》中提到,“薅”就是海藻。郭璞注释说,海藻是一种药草,又叫“海萝”,形状像乱发,生长在海中。《本草》中还提到,海藻也叫“薻石衣”。

郭璞进一步解释说,海藻是一种水苔,也叫“石发”,江东地区的人会食用它。还有人认为,海藻的叶子类似某种植物,但更大,生长在水底,也可以食用。


解释:

  1. 性味与功效
    海藻味苦,性寒,具有清热解毒、软坚散结、利水消肿的功效。

    • 瘿瘤气、颈下核:指甲状腺肿大、颈部淋巴结肿大等病症,海藻能软化并消散这些肿块。
    • 破散结气:指能够消散体内的结块、肿块。
    • 痈肿症瘕坚气:指治疗痈肿、肿瘤、硬块等病症。
    • 腹中上下鸣:指腹中气机不畅,发出鸣响的症状。
    • 下水十二肿:指消除水肿,治疗多种水肿病。
  2. 别名与产地

    • 海藻的别名叫“落首”或“藫”。
    • 主要生长在东海地区,采集时间为农历七月七日,晒干后使用。
  3. 植物特征

    • 海藻是一种水草,形状像乱发,生长在海中或水底。
    • 叶子较大,可以食用,江东地区的人常将其作为食物。
  4. 历史文献记载

    • 《说文解字》《广雅》《尔雅》等古代文献对海藻有详细的描述,说明其药用和食用价值。
    • 郭璞的注释进一步补充了海藻的形态、生长环境及食用特点。

总结:

海藻是一种重要的中药材,具有清热解毒、软坚散结、利水消肿的功效,常用于治疗甲状腺肿大、淋巴结肿大、肿瘤、水肿等病症。它生长在海中或水底,形状像乱发,叶子较大,既可药用也可食用。古代文献对其有详细的记载,说明其在中国传统医学中的重要地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