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品·草部·地榆
味苦微寒。
主妇人乳痓痛,七伤带下病,止痛。除恶肉,止汗,疗金创(《御览》引云:主消酒,又云明目,《大观本草》,消酒作黑字,而无明目)。生山谷。
《名医》曰:生桐柏及冤句,二月八月,采根,暴干。
案《广雅》云:菗蒢,地榆也。陶宏景云:叶似榆而长,初生布地,而花子紫黑色如豉,故中玉豉。
白话文翻译:
地榆,味道苦,性微寒。主要治疗妇女乳房疼痛、七种伤损和带下病,有止痛的效果。还能消除恶肉、止汗,治疗金属创伤(《御览》中引用说:主要能解酒,又说能明目,《大观本草》中,“解酒”作黑字,但没有提到“明目”)。地榆生长在山谷中。
《名医》中说:地榆生长在桐柏和冤句这两个地方,二月和八月采集其根部,晒干。
根据《广雅》的记载:菗蒢就是地榆。陶宏景说:地榆的叶子像榆树叶但更长,初生时铺在地上,花和种子呈紫黑色,像豆豉一样,因此也被称为“中玉豉”。
解释:
性味与功效:
- 味苦,性微寒:苦味通常与清热解毒、燥湿等功效相关,微寒则有助于清热。
- 主治:
- 妇人乳痓痛:治疗妇女乳房疼痛。
- 七伤带下病:七伤指多种伤损,带下病指妇科疾病,如白带异常等。
- 止痛:缓解疼痛。
- 除恶肉:消除不良的组织或肿块。
- 止汗:减少或停止出汗。
- 疗金创:治疗金属创伤,如刀伤、剑伤等。
- 妇人乳痓痛:治疗妇女乳房疼痛。
- 其他:解酒、明目(部分文献提到)。
- 味苦,性微寒:苦味通常与清热解毒、燥湿等功效相关,微寒则有助于清热。
生长环境与采集:
- 生山谷:地榆生长在山谷中。
- 采集时间:二月和八月采集其根部,晒干备用。
- 生山谷:地榆生长在山谷中。
别名与形态:
- 菗蒢:地榆的别名。
- 叶似榆而长:地榆的叶子像榆树叶但更长。
- 初生布地:初生时铺在地上。
- 花子紫黑色如豉:花和种子呈紫黑色,像豆豉一样,因此被称为“中玉豉”。
- 菗蒢:地榆的别名。
总结:
地榆是一种中药材,主要用于治疗妇科疾病、止痛、消除不良组织、止汗和治疗金属创伤。其性味苦微寒,具有清热解毒、燥湿止痛等功效。地榆生长在山谷中,采集其根部晒干后入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