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品·玉石部·慈石
味辛寒。
主周痹,风湿,肢节中痛不可持物,洗洗,酸消,除大热烦满及耳聋。一名元石。生山谷。
《吴普》曰:慈石,一名磁君。
《名医》曰:一名处石,生太山,及慈山山阴,有铁处则生其阳,采无时。
案北山经云:灌题之山其中,多磁石。郭璞云:可以取铁。管子地数篇云:山上有慈石者,下必有铜。吕氏春秋精通篇云:慈石召铁。《淮南子》说山训云:慈石能引铁,只作慈,旧作磁,非,《名医》别出元石条,亦非。

白话文翻译

慈石,味道辛辣,性寒。主要治疗周痹(一种全身性的痹症)、风湿、四肢关节疼痛以至于无法持物,以及身体发热、烦躁、耳聋等症状。它还有一个名字叫“元石”,生长在山谷中。

《吴普》说:慈石,又名“磁君”。

《名医》说:慈石,又名“处石”,生长在泰山和慈山的山阴处。在有铁的地方,它会在阳面生长,采集时间没有限制。

《北山经》记载:灌题之山中有很多磁石。郭璞解释说:磁石可以吸引铁。《管子·地数篇》说:山上有磁石的地方,山下必有铜。《吕氏春秋·精通篇》说:磁石能吸引铁。《淮南子·说山训》说:磁石能吸引铁,但只用“慈”字,旧时写作“磁”,这是错误的。《名医》另外列出了“元石”一条,也是错误的。

解释

  1. 性味与功效:慈石味道辛辣,性寒,主要用于治疗风湿痹痛、四肢关节疼痛、发热烦躁及耳聋等症状。它的寒性有助于清热,辛味则有助于散风止痛。

  2. 别名与产地:慈石有多个别名,如“元石”、“磁君”、“处石”等。它主要生长在山谷中,特别是有铁的地方,如泰山和慈山的山阴处。

  3. 历史记载:古代文献如《北山经》、《管子》、《吕氏春秋》、《淮南子》等都记载了磁石的性质和用途,特别是它吸引铁的特性。这些记载反映了古人对磁石的认知和应用。

  4. 错误纠正:文中指出,旧时写作“磁”是错误的,正确的写法应为“慈”。同时,《名医》中另外列出的“元石”条也是错误的,因为“元石”实际上是慈石的别名。

总结

慈石是一种具有特殊磁性的矿石,古代医家认为它具有治疗风湿痹痛、清热除烦等功效。它的生长环境与铁有关,古代文献对其性质和用途有详细记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