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品·兽部·鹿茸
味甘温。
主漏下恶血,寒热,惊痫,益气强志,生齿不老。
角,主恶创痈肿,逐邪恶气,留血在阴中。
《名医》曰:茸,四月五月解角时取阴干使时躁,角七月采。

白话文翻译:

中品·兽部·鹿茸

鹿茸的味道甘甜,性质温和。
主要功效是治疗女性崩漏、恶血不净,寒热交替的病症,以及惊痫(癫痫或惊风),能够补益气血,增强意志,促进牙齿生长,延缓衰老。
鹿角则主要用于治疗恶疮、痈肿,驱除邪气,消除阴部瘀血。

《名医》中提到:鹿茸在四月和五月鹿角脱落时采集,阴干保存,保持干燥。鹿角则在七月采集。


解释:

  1. 鹿茸

    • 性味:甘温,说明鹿茸具有温补的性质,适合体质虚寒的人群。
    • 功效
      • 漏下恶血:指女性崩漏或月经不调,伴有血块或恶血(不正常的血液)。
      • 寒热:指身体寒热交替的症状,鹿茸可以调节体温。
      • 惊痫:指癫痫或惊风等神经系统疾病,鹿茸有镇静安神的作用。
      • 益气强志:补益气血,增强意志力和精神状态。
      • 生齿不老:促进牙齿生长,延缓衰老,说明鹿茸有抗衰老的作用。
  2. 鹿角

    • 功效
      • 恶创痈肿:治疗恶疮和脓肿,具有消炎排脓的作用。
      • 逐邪恶气:驱除体内的邪气,如风寒湿邪等。
      • 留血在阴中:消除阴部瘀血,可能用于妇科疾病的治疗。
  3. 采集时间

    • 鹿茸:在四月和五月鹿角脱落时采集,阴干保存,保持干燥。
    • 鹿角:在七月采集,说明鹿角的药效在此时最佳。

总结:

鹿茸和鹿角在中医中被视为珍贵的药材,具有温补、止血、消炎、抗衰老等多种功效。鹿茸主要用于补益气血、治疗妇科疾病和神经系统疾病,而鹿角则用于治疗疮痈和驱邪。采集时间的选择也体现了古人对药材药效的精准把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