下品·虫鱼部·马刀
味辛微寒(《御览》有补中二字,《大观本》,黑字)。主漏下赤白,寒热,破石淋,杀禽兽贼鼠。生池泽。
《吴普》曰:马刀,一名齐蛤,神农岐伯桐君咸有毒,扁鹊小寒大毒,生池泽江海,采无时也(《御览》)。
《名医》曰:一名马蛤,生江湖及东海,采无时。
案《范子计然》云:马刀出河东,蓺文类聚引本经云:文蛤表有文,又曰马刀,一曰名蛤,则,岂古本与文蛤为一邪。

白话文翻译

马刀

味道:辛,微寒(《御览》中有“补中”二字,《大观本》中为黑字)。

主治:治疗漏下赤白(指妇科疾病中的白带异常和出血),寒热(指寒热交替的症状),破除石淋(指泌尿系统中的结石),杀灭禽兽贼鼠(指具有杀虫和驱鼠的作用)。生长在池泽中。

《吴普》说:马刀,又名齐蛤,神农、岐伯、桐君都认为它有毒,扁鹊认为它性小寒且有大毒,生长在池泽、江海之中,采集没有固定的时间(《御览》)。

《名医》说:马刀又名马蛤,生长在江湖及东海,采集没有固定的时间。

案《范子计然》说:马刀产自河东,《艺文类聚》引用的《本经》说:文蛤表面有纹路,又说马刀,一名蛤,难道古本中将文蛤与马刀视为同一种东西吗?

解释

这段文字出自《神农本草经》下品·虫鱼部,描述了中药“马刀”的性质、功效和来源。

  1. 味道与性质:马刀味辛,性微寒,具有一定的补中作用。
  2. 主治:主要用于治疗妇科疾病中的白带异常和出血(漏下赤白),寒热交替的症状(寒热),泌尿系统中的结石(石淋),以及具有杀虫和驱鼠的作用(杀禽兽贼鼠)。
  3. 生长环境:马刀生长在池泽、江海等水域中。
  4. 别名与毒性:马刀有多种别名,如齐蛤、马蛤。不同医家对其毒性有不同的看法,神农、岐伯、桐君认为它有毒,扁鹊则认为它性小寒且有大毒。
  5. 采集时间:马刀的采集没有固定的时间。
  6. 产地:马刀主要产自河东(今山西一带)。
  7. 文献考证:文中提到《范子计然》和《艺文类聚》等文献对马刀的记载,并探讨了马刀与文蛤是否为同一种东西的可能性。

总的来说,马刀是一种具有多种药用价值的中药材,主要用于治疗妇科疾病、泌尿系统疾病以及具有杀虫驱鼠的作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