下品·虫鱼部·蜈蚣
味辛温。
主鬼注蛊毒,啖诸蛇虫鱼毒,杀鬼物老精,温虐,去三虫(《御览》引云:一名至掌,《大观本》在水蛭下)。生川谷。
《名医》曰:生大吴江南,赤头足者良。
案《广雅》云:蝍蛆,吴公也。
白话文翻译
下品·虫鱼部·蜈蚣
性味:味辛,性温。
功效:主治鬼注蛊毒,能解各种蛇、虫、鱼的毒,杀灭鬼物和老精,治疗温虐,去除三虫(《御览》引文说:一名至掌,《大观本》在水蛭下)。生长在山川河谷中。
名医曰:生长在大吴江南,赤头足的蜈蚣品质较好。
案《广雅》云:蝍蛆,就是吴公(蜈蚣)。
解释
性味:蜈蚣的性味为辛、温。辛味通常具有发散、行气的作用,温性则有温中散寒、助阳的功效。
功效:
- 主鬼注蛊毒:蜈蚣被认为能够治疗因鬼神作祟或蛊毒引起的疾病。古代医学中,蛊毒常指由毒虫或邪气引起的疾病。
- 啖诸蛇虫鱼毒:蜈蚣能解各种蛇、虫、鱼的毒,说明其具有解毒的功效。
- 杀鬼物老精:蜈蚣被认为能够驱除邪祟,杀灭鬼物和老精。老精可能指一些陈旧的邪气或病邪。
- 温虐:蜈蚣可以治疗温虐,温虐可能指因温邪引起的疟疾或类似的疾病。
- 去三虫:蜈蚣能够去除三虫,三虫可能指肠道寄生虫或其他体内寄生虫。
- 主鬼注蛊毒:蜈蚣被认为能够治疗因鬼神作祟或蛊毒引起的疾病。古代医学中,蛊毒常指由毒虫或邪气引起的疾病。
生长环境:蜈蚣生长在山川河谷中,说明其自然生长环境。
品质鉴别:名医认为,生长在大吴江南,赤头足的蜈蚣品质较好。这可能是因为这些地区的蜈蚣药效更强或更纯净。
别名:《广雅》中提到,蝍蛆就是吴公,即蜈蚣的别名。
总结
这段内容主要描述了蜈蚣的性味、功效、生长环境及品质鉴别。蜈蚣在中医中被认为具有解毒、驱邪、杀虫等功效,常用于治疗蛊毒、蛇虫咬伤、疟疾等疾病。其生长环境和品质鉴别也是古代医家关注的重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