下品·虫鱼部·水蛭
味咸平。
主逐恶血淤血,月闭(《御览》作水闭)。破血瘕积聚,无子,利水道。生池泽。
《名医》曰:一名蚑.一名至掌,生雷泽,五月六月采,暴干。
案《说文》云:蛭,虮也,蝚,蛭蝚,至掌也。《尔雅》云:蛭虮。郭璞云:今江东呼水中蛭虫入人肉者为虮,又蛭蝚至掌。郭璞云未详,据《名医》,即蛭也。
白话文翻译:
水蛭
味道咸,性平。
主要功效是驱散恶血和淤血,治疗月经闭止(《御览》中写作“水闭”)。能够破除血瘕(血块)和积聚,治疗不孕症,并有利尿通淋的作用。生长在池塘和沼泽中。
《名医别录》中提到:水蛭的别名有“蚑”和“至掌”,生长在雷泽地区,采摘时间在五月和六月,采摘后晒干。
根据《说文解字》的解释:“蛭”是“虮”的意思,“蝚”和“蛭蝚”都是指“至掌”。《尔雅》中也提到“蛭虮”,郭璞注释说:“现今江东地区把进入人肉中的水蛭称为‘虮’。”关于“蛭蝚至掌”,郭璞表示不清楚,但根据《名医别录》的记载,这就是水蛭。
解释:
性味与功效:
- 水蛭味咸,性平,主要功效是活血化瘀,尤其针对恶血、淤血、月经闭止等问题。它还能破除血块(血瘕)和积聚,治疗不孕症,并有利尿的作用。
- 水蛭味咸,性平,主要功效是活血化瘀,尤其针对恶血、淤血、月经闭止等问题。它还能破除血块(血瘕)和积聚,治疗不孕症,并有利尿的作用。
生长环境与采摘:
- 水蛭生长在池塘和沼泽中,采摘时间在五月和六月,采摘后需要晒干保存。
- 水蛭生长在池塘和沼泽中,采摘时间在五月和六月,采摘后需要晒干保存。
别名与文献记载:
- 水蛭的别名有“蚑”和“至掌”,《说文解字》和《尔雅》中也有相关记载,但部分内容(如“蛭蝚至掌”)在郭璞的注释中未能明确解释。
- 水蛭的别名有“蚑”和“至掌”,《说文解字》和《尔雅》中也有相关记载,但部分内容(如“蛭蝚至掌”)在郭璞的注释中未能明确解释。
临床应用:
- 水蛭在传统中医中常用于治疗血瘀相关疾病,如月经不调、痛经、血块积聚等,同时也用于治疗不孕症和泌尿系统问题。
- 水蛭在传统中医中常用于治疗血瘀相关疾病,如月经不调、痛经、血块积聚等,同时也用于治疗不孕症和泌尿系统问题。
现代认识:
- 现代医学研究发现,水蛭体内含有一种抗凝血物质(如水蛭素),能够有效防止血液凝固,因此在治疗血栓性疾病和改善血液循环方面有一定的应用价值。
- 现代医学研究发现,水蛭体内含有一种抗凝血物质(如水蛭素),能够有效防止血液凝固,因此在治疗血栓性疾病和改善血液循环方面有一定的应用价值。
总结:水蛭是一种传统中药材,具有活血化瘀、破血散结、利尿通淋的功效,主要用于治疗血瘀相关疾病和不孕症。它的生长环境、采摘时间和别名在古代文献中有详细记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