下品·草部·陆英
味苦寒。
主骨间诸痹,四肢拘挛,疼酸,膝寒痛,阴痿,短气,不足,脚肿。生川谷。
《名医》曰:生熊耳及冤句,立秋采,又曰蒴藋,味酸温有毒,一名荲(今本误作堇),一名芨,生四野,春夏采叶,秋冬采茎根。
案《说文》云:堇草也,读若厘,芨荲草也,读若急,藋厘草也。《广雅》云:盆,陆英苺也。《尔雅》云:芨荲草。《唐本》注陆英云:此物蒴藋是也,后人不识,浪出蒴藋条。今注云:陆英,味苦寒无毒,蒴藋
味酸温有毒,既此不同,难谓一种,盖其类尔。

白话文翻译

陆英
味道苦,性寒。
主要治疗骨节之间的各种痹症,四肢拘挛,疼痛酸楚,膝盖寒冷疼痛,阳痿,气短,体力不足,脚肿。生长在山川谷地。

《名医》记载:陆英生长在熊耳山和冤句,立秋时采摘。又称作蒴藋,味道酸,性温,有毒,别名荲(今本误作堇)、芨,生长在四野,春夏采摘叶子,秋冬采摘茎和根。

考证
《说文解字》记载:堇是一种草,读音类似“厘”;芨、荲也是草,读音类似“急”;藋、厘也是草。
《广雅》记载:盆就是陆英的果实。
《尔雅》记载:芨、荲是草。
《唐本草》注释陆英时说:此物就是蒴藋,后人不认识,误将其列为另一种植物。
今注说:陆英味苦,性寒,无毒;蒴藋味酸,性温,有毒。既然这两者性质不同,难以认为是同一种植物,但它们属于同类。


解释

  1. 陆英的药性
    陆英味苦,性寒,具有清热、解毒、消肿、止痛的功效。
    主治骨节痹症、四肢拘挛、疼痛酸楚、膝盖寒冷疼痛、阳痿、气短、体力不足、脚肿等病症。

  2. 生长环境与采摘时间
    陆英生长在山川谷地,立秋时采摘。
    别名蒴藋,春夏采摘叶子,秋冬采摘茎和根。

  3. 考证与争议
    古代文献中,陆英和蒴藋常被混淆。
    《唐本草》认为陆英就是蒴藋,但后人误将其分为两种植物。
    今注指出,陆英和蒴藋药性不同(陆英苦寒无毒,蒴藋酸温有毒),可能属于同类但并非同一种植物。

  4. 文化背景
    陆英在古代医药中常用于治疗风湿痹痛、关节疾病等,因其寒性特点,适合用于热性疾病或热毒引起的症状。
    蒴藋则因其温性特点,可能更适合寒性疾病。


总结

陆英是一种苦寒的中药,主要用于治疗骨节痹症、四肢拘挛、疼痛等症状。古代文献中,陆英与蒴藋常被混淆,但两者药性不同,可能属于同类植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