下品·草部·贯众
味苦微寒。
主腹中邪,热气,诸毒,杀三虫。一名贯节,一名贯渠,一名百头(《御览》作白),一名虎卷,一名扁符。生山谷。
《吴普》曰:贯众一名贯来,一名贯中,一名渠母,一名贯钟,一名伯芹,一名药藻,一名扁符,一名黄钟,神农岐伯苦有毒,桐君扁鹊苦,一经甘有毒,黄帝咸酸,一经苦无毒,叶黄,两两相对,茎,黑毛聚生,冬夏不老,四月花,八月实,黑聚相连,卷旁行生,三月八月采根,五月采药(《御览》)。
《名医》曰:一名伯萍,一名药藻,此谓草鸱头,生元山及冤句,少室山,二月八月,采根阴干。
案《说文》云:(上艹下中)草也。《广雅》云:贯节、贯众也。《尔雅》云:泺贯众。郭璞云:叶,圆锐,茎,毛黑,布地,冬夏不死,一名贯渠。又上云:扁符止。郭璞云:未详。据经云:一名篇符,即此也。《尔雅》当云:篇符,止,泺贯众。

白话文翻译

贯众

味道苦,性微寒。

主要治疗腹中的邪气、热气,以及各种毒素,能够杀死三种寄生虫。又名贯节、贯渠、百头(《御览》中写作“白”)、虎卷、扁符。生长在山谷中。

《吴普》记载:贯众又名贯来、贯中、渠母、贯钟、伯芹、药藻、扁符、黄钟。神农和岐伯认为它味道苦且有毒,桐君和扁鹊认为它味道苦,另一种说法认为它味道甘且有毒,黄帝认为它味道咸酸,另一种说法认为它味道苦且无毒。叶子呈黄色,两两相对;茎部有黑色绒毛,聚生在一起,冬夏常青。四月开花,八月结果,果实黑色,聚在一起,卷曲着向旁边生长。三月和八月采集根部,五月采集药材(《御览》)。

《名医》记载:贯众又名伯萍、药藻,被称为“草鸱头”。生长在元山、冤句和少室山。二月和八月采集根部,阴干后使用。

案《说文》记载:贯众是一种草。《广雅》记载:贯节就是贯众。《尔雅》记载:泺贯众。郭璞解释:叶子圆而尖,茎部有黑色绒毛,铺在地上,冬夏不死,又名贯渠。另外,《尔雅》还提到:扁符止。郭璞解释:未详。根据经文记载,贯众又名篇符,即指此。《尔雅》应当记载:篇符,止,泺贯众。

解释

  1. 性味归经:贯众味苦,性微寒,归肝、胃经。
  2. 功效:主要功效是清热解毒、杀虫。用于治疗腹中的邪气、热气,以及各种毒素,尤其擅长杀死三种寄生虫。
  3. 别名:贯众有多种别名,如贯节、贯渠、百头、虎卷、扁符等。
  4. 生长环境:贯众生长在山谷中,常见于元山、冤句和少室山等地。
  5. 采集与炮制:贯众的根部和药材分别在三月、八月和五月采集,采集后阴干使用。
  6. 形态特征:贯众的叶子呈黄色,两两相对;茎部有黑色绒毛,聚生在一起,冬夏常青。四月开花,八月结果,果实黑色,聚在一起,卷曲着向旁边生长。

贯众在中医中主要用于清热解毒和杀虫,现代研究也表明其具有一定的抗菌、抗病毒和抗寄生虫作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