下品·草部·羊桃
味苦寒。
主熛热,身暴赤色,风水积聚,恶疡,除小儿热。一名鬼桃,一名羊肠。生川谷。
《名医》曰:一名苌楚,一名御弋,一名铫弋,生山林及田野,二月采,阴干。
案《说文》云:苌,苌楚铫弋,一名羊桃。《广雅》云:鬼桃铫戈羊桃也。《中山经》云:丰山多羊桃,状如桃而方,茎可以为皮张。《尔雅》云:长楚姚铫。郭璞云:今羊桃也,或曰鬼桃,叶似桃华,白子如小麦,亦似桃。《毛诗》云:隰有铫楚。《传》云:苌楚,铫弋也。陆玑云:今羊桃是也,叶长而狭,华紫赤色,其枝茎弱过一尺,引蔓于草上,今人以为汲灌,重而善没,不如杨柳也,近下根,刀切其皮,著热灰中,脱之,可韬笔管。

白话文翻译

羊桃

性味:味苦,性寒。

主治:主要用于治疗炽热、身体突然出现红色斑点、风水积聚、恶疮,以及消除小儿的热症。别名为“鬼桃”或“羊肠”。生长在山川河谷中。

名医补充:羊桃也被称为“苌楚”、“御弋”、“铫弋”。生长在山林和田野中,二月采集,阴干保存。

考证

  • 《说文解字》中提到:“苌,苌楚铫弋,一名羊桃。”
  • 《广雅》中提到:“鬼桃、铫戈、羊桃是同一种植物。”
  • 《中山经》中提到:“丰山有很多羊桃,形状像桃子但呈方形,茎可以用来制作皮张。”
  • 《尔雅》中提到:“长楚姚铫。”郭璞注释说:“这就是羊桃,也有人称之为鬼桃,叶子像桃花,白色的果实像小麦,也像桃子。”
  • 《毛诗》中提到:“隰有铫楚。”《传》解释说:“苌楚,铫弋也。”陆玑解释说:“这就是羊桃,叶子长而狭窄,花朵呈紫红色,枝茎柔弱,长度超过一尺,蔓生在草上。现在人们用它来汲水灌溉,但它不如杨柳那样容易漂浮。靠近根部的地方,用刀切下它的皮,放在热灰中,可以脱去外皮,用来包裹笔管。”

解释

  1. 性味:羊桃的性味为苦寒,意味着它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。
  2. 主治:羊桃主要用于治疗因热毒引起的症状,如身体突然出现红色斑点、风水积聚、恶疮等,尤其对小儿热症有较好的疗效。
  3. 别名:羊桃有多种别名,如“鬼桃”、“羊肠”、“苌楚”、“御弋”、“铫弋”等,这些别名反映了它在不同地区的称呼和使用。
  4. 生长环境:羊桃生长在山川河谷、山林和田野中,采集时间为二月,采集后需阴干保存。
  5. 考证:通过《说文解字》、《广雅》、《中山经》、《尔雅》、《毛诗》等古籍的考证,羊桃的形态、用途和历史记载得到了详细的描述,进一步证实了它的药用价值和文化意义。

总结来说,羊桃是一种具有清热解毒功效的草药,主要用于治疗热毒引起的各种症状,尤其对小儿热症有较好的疗效。它在古代文献中有多种别名和详细的形态描述,反映了它在中医药文化中的重要地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