下品·草部·甘遂
味苦寒。
主大腹疝瘕,腹满,面目浮肿,留饮宿食,破症坚积聚,利水谷道。一名主田。生川谷。
《吴普》曰:甘遂一名主田,一名曰泽,一名重泽,一名鬼丑,一名陵藁,一名甘槁,一名甘泽,神农桐君苦有毒,岐伯雷公有毒,须二月八月采(《御览》)。
《名医》曰:一名甘藁,一名陵藁,一名陵泽,一名重泽,生中山,二月采根,阴干。
案《广雅》云:陵泽,甘遂也。《范子计然》云:甘遂,出三辅。
白话文翻译:
甘遂,味道苦,性寒。
主要治疗腹部胀大、疝气、腹部肿块、腹部胀满、面部和眼睛浮肿、体内积水和未消化的食物。它能够破除坚硬的肿块和积聚,促进水液和食物的排泄。甘遂还有一个别名叫“主田”。它生长在山川和谷地中。
根据《吴普》的记载,甘遂有多个别名,包括主田、曰泽、重泽、鬼丑、陵藁、甘槁、甘泽等。神农和桐君认为它味道苦且有毒,岐伯和雷公也认为它有毒。甘遂的采集时间通常在二月和八月。
《名医》中提到,甘遂还有甘藁、陵藁、陵泽、重泽等别名,生长在中山地区,采集其根部,阴干后使用。
《广雅》中提到,陵泽就是甘遂。《范子计然》则记载,甘遂产自三辅地区。
解释:
性味与功效:甘遂味苦,性寒,具有泻下逐水、消肿散结的功效。它主要用于治疗腹部肿块、水肿、消化不良等病症。
别名:甘遂有多个别名,如主田、陵泽、重泽等,反映了它在不同地区的称呼和药用历史。
采集与加工:甘遂的根部是其药用部分,通常在二月和八月采集,采集后需要阴干处理。
毒性:甘遂被认为有毒,因此在使用时需要谨慎,通常需要在医生指导下使用。
产地:甘遂主要生长在山川和谷地中,尤其是中山和三辅地区。
总结:
甘遂是一种具有强烈泻下逐水作用的中药,主要用于治疗水肿、腹部肿块等病症。由于其有毒,使用时需谨慎,且需在专业医生指导下使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