下品·草部·牛扁
味苦微寒。
主身皮创,热气,可作浴汤,杀牛虱小虫,又疗牛病。生川谷。
《名医》曰:生桂阳。
案陶宏景云:太常贮名扁特,或名扁毒。
白话文翻译:
牛扁,味道苦,性微寒。
主要用于治疗皮肤创伤和发热症状,可以煮成洗澡水使用,能杀死牛身上的虱子和其他小虫,还可以治疗牛的疾病。生长在山川河谷地带。
《名医》中提到:牛扁生长在桂阳地区。
陶宏景(南北朝时期的医药学家)说:太常(古代官名,掌管祭祀等事务)所储存的这种草药,有时被称为“扁特”,有时被称为“扁毒”。
解释:
- 药性:牛扁味苦,性微寒。苦味通常与清热解毒、燥湿等功效相关,微寒则表明其有轻微的清热作用。
- 主治:
- 身皮创:用于治疗皮肤上的创伤,如割伤、擦伤等。
- 热气:用于缓解因体内热毒引起的发热症状。
- 可作浴汤:可以煮成洗澡水,用于外洗,可能有助于清洁皮肤或治疗皮肤病。
- 杀牛虱小虫:用于杀死牛身上的虱子和其他小虫,表明其有杀虫作用。
- 又疗牛病:还可以用于治疗牛的疾病,说明其不仅对人有效,对动物也有治疗作用。
- 身皮创:用于治疗皮肤上的创伤,如割伤、擦伤等。
- 生长环境:牛扁生长在山川河谷地带,具体在桂阳地区有分布。
- 别名:陶宏景提到,这种草药在太常的储存中,有时被称为“扁特”或“扁毒”,说明它有不同的名称或别名。
总结:
牛扁是一种苦味、微寒的草药,主要用于治疗皮肤创伤、发热,并具有杀虫作用,尤其对牛身上的虱子和小虫有效。它还可以用于治疗牛的疾病。生长在桂阳的山川河谷地带,有时也被称为“扁特”或“扁毒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