下品·果部·桃核仁
味苦平。
主淤血,血闭瘕邪,杀小虫。桃花杀注恶鬼,令人好颜色。
桃凫,微湿,主杀百鬼精物(初学记引云,枭桃在树不落,杀百鬼)。
桃毛,主下血瘕寒热,积寒无子,桃蠹,杀鬼邪恶不祥。生川谷。
《名医》曰:桃核,七月采,取仁,阴干,花三月三日采,阴干,桃凫一名桃奴,一名枭景,是实着树不落,实中者,正月采之,桃蠹,食桃树虫也。生太山。
案《说文》云:桃,果也。玉篇云:桃,毛果也。《尔雅》云:桃李丑核。郭璞云:子中有核仁。孙炎云:桃李之实,类皆有核。

白话文翻译:

下品·果部·桃核仁

味道:苦,性平。

主要功效:治疗淤血、血闭、瘕邪(指气血不畅导致的肿块或疼痛),并能杀灭小虫。桃花能驱除恶鬼,使人容颜美丽。

桃凫:性微湿,主要功效是驱除各种鬼怪和精怪(《初学记》引用说,枭桃在树上不落,能杀百鬼)。

桃毛:主要治疗下血、瘕寒热(指因寒热交替引起的肿块或疼痛),以及因长期寒邪导致的不孕。桃蠹(桃树上的虫)能驱除鬼邪、恶气和不祥之物。这些植物生长在山谷中。

《名医》说:桃核在七月采摘,取出仁,阴干保存。桃花在三月三日采摘,阴干保存。桃凫又名桃奴枭景,是果实挂在树上不落的,果实中的部分在正月采摘。桃蠹是桃树上的虫。这些植物生长在太山(泰山)。

案《说文》说:桃是一种果实。《玉篇》说:桃是毛果。《尔雅》说:桃李的果实有核。郭璞说:果实中有核仁。孙炎说:桃李的果实都有核。

解释:

这段文字主要介绍了桃核仁、桃花、桃凫、桃毛和桃蠹的药用价值和功效。

  1. 桃核仁:味道苦,性平,主要用于治疗淤血、血闭、瘕邪等症状,并能杀灭小虫。中医认为,淤血和血闭是气血不畅的表现,可能导致疼痛或肿块,桃核仁有助于疏通气血。

  2. 桃花:除了能驱除恶鬼,还能使人容颜美丽。这可能与桃花的美容功效有关,中医认为桃花有活血化瘀的作用,能够改善肤色。

  3. 桃凫:性微湿,主要功效是驱除鬼怪和精怪。古人认为桃凫具有驱邪的作用,能够保护人们免受鬼怪侵扰。

  4. 桃毛:主要治疗下血、瘕寒热以及因长期寒邪导致的不孕。中医认为,寒邪可能导致气血不畅,桃毛有助于温经散寒,改善这些症状。

  5. 桃蠹:桃树上的虫,具有驱除鬼邪、恶气和不祥之物的功效。古人认为桃蠹具有驱邪的作用,能够保护人们免受邪气侵扰。

此外,文中还提到了采摘和保存这些药材的方法,以及它们在植物学上的分类和特征。这些内容反映了古代中医对桃树及其各部分药用价值的认识和应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