上品·草部·蒺藜子
味苦温。
主恶血,破症结积聚,喉痹,乳难。久服,长肌肉,明目轻身。一名旁通,一名屈人,一名止行,一名豺羽,一名升推(《御览》引云,一名君水香,《大观本》,无文)。生平泽,或道旁。
《名医》曰:一名即藜,一名茨,生冯翊,七月八月,采实,暴干。
案《说文》云:荠,蒺藜也;诗曰:墙上有荠,以茨为茅苇,开屋字;《尔雅》云:茨,蒺藜;郭璞云:布地蔓生细叶,子有三角刺人;《毛诗》云:墙上有茨;《传》云:茨,蒺藜也,旧本作蒺藜,非。
白话文翻译:
蒺藜子,味道苦,性温。
主要功效是清除恶血,破除症结积聚,治疗喉痹(咽喉肿痛或阻塞),以及帮助解决哺乳困难。长期服用可以增长肌肉,明目,使身体轻盈。
蒺藜子还有其他别名,如旁通、屈人、止行、豺羽、升推(《御览》中还提到它还有一个名字叫君水香,但《大观本》中没有记载)。
蒺藜子生长在平泽地带或道路旁。
《名医》中记载,蒺藜子还被称为即藜、茨,生长在冯翊地区,七月和八月采集果实,晒干备用。
解释:
- 药性:蒺藜子味苦,性温,属于温性药物,具有活血化瘀、散结消肿的功效。
- 主治:
- 恶血:指体内淤积的血液,蒺藜子可以促进血液循环,清除淤血。
- 症结积聚:指体内形成的肿块或积聚物,蒺藜子能够破除这些积聚。
- 喉痹:指咽喉肿痛或阻塞,蒺藜子可以缓解这些症状。
- 乳难:指哺乳困难,蒺藜子有助于解决这一问题。
- 恶血:指体内淤积的血液,蒺藜子可以促进血液循环,清除淤血。
- 长期服用的效果:
- 长肌肉:有助于增长肌肉,增强体质。
- 明目:改善视力,使眼睛更加明亮。
- 轻身:使身体轻盈,减轻体重或改善身体的沉重感。
- 长肌肉:有助于增长肌肉,增强体质。
- 别名:蒺藜子有多种别名,反映了它在不同地区或不同文献中的称呼。
- 生长环境:蒺藜子生长在平泽地带或道路旁,说明它是一种常见的野生植物。
- 采集与加工:蒺藜子的果实在七月和八月采集,晒干后备用,说明它是一种季节性较强的药材。
文献考证:
- 《说文》中提到“荠”即蒺藜,说明“荠”是蒺藜的另一种称呼。
- 《尔雅》中记载“茨”即蒺藜,郭璞进一步解释蒺藜是一种布地蔓生的植物,叶子细小,果实有三角刺,容易刺人。
- 《毛诗》中提到“墙上有茨”,说明蒺藜在古代常生长在墙边或路边。
总结:
蒺藜子是一种具有活血化瘀、散结消肿功效的药材,主治恶血、症结积聚、喉痹、乳难等病症。长期服用可以增长肌肉、明目、轻身。它是一种常见的野生植物,生长在平泽地带或道路旁,果实采集后晒干备用。蒺藜子有多种别名,反映了它在不同地区或文献中的不同称呼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