上品·草部·析蓂子
味辛微湿。
主明目,目痛泪出,除痹,补五脏,益精光。久服,轻易不老。一名蔑析,一名大蕺,一名马辛。生川泽及道旁。
《吴普》曰:析蓂一名析目,一名荣冥,一名马骍,雷公神农扁鹊辛,李氏小温,四月采干,二十日生道旁,得细辛良,畏干姜,苦参荠实,神农无毒,生野田,五月五日采阴干,治腹胀(《御览》)。
《名医》曰:一名大荠,生咸阳,四月五月采,暴干。
案《说文》云:蓂,析蓂,大荠也;《广雅》云:析蓂,马辛也;《尔雅》云:析蓂大荠;郭璞云:荠叶细,俗呼之曰老荠,旧作菥,非。

白话文翻译与解释

析蓂子(又称蔑析、大蕺、马辛)是一种草药,味道辛辣,性微湿。其主要功效包括:

  1. 明目:能够改善视力,使眼睛更加明亮。
  2. 缓解目痛和流泪:对于眼睛疼痛和流泪的症状有缓解作用。
  3. 除痹:能够消除风湿痹痛。
  4. 补五脏:对五脏(心、肝、脾、肺、肾)有滋补作用。
  5. 益精光:有助于增强精力和光彩。
  6. 延缓衰老:长期服用可以使身体轻盈,不易衰老。

别名:析蓂子还有多个别名,如蔑析、大蕺、马辛等。

生长环境:析蓂子生长在川泽和道路旁。

古代文献记载
- 《吴普》中提到,析蓂子又名析目、荣冥、马骍,雷公、神农、扁鹊认为其性辛,李氏认为其性小温。四月采集后晒干,二十天后生长在道旁。与细辛搭配使用效果更佳,但畏干姜、苦参和荠实。神农认为其无毒,生长在野田,五月五日采集后阴干,可治疗腹胀。
- 《名医》中提到,析蓂子又名大荠,生长在咸阳,四月和五月采集后晒干。
- 《说文解字》解释“蓂”为析蓂,即大荠。
- 《广雅》中提到,析蓂即马辛。
- 《尔雅》中提到,析蓂是大荠,郭璞注解称荠叶细,俗称老荠,旧时写作“菥”,但这是错误的。

解释

析蓂子是一种传统中药材,具有多种药用价值,尤其在明目、缓解眼疾、除痹、滋补五脏和延缓衰老方面有显著效果。其生长环境广泛,采集时间集中在四月和五月。古代医家对其性味、功效和配伍禁忌有详细的记载,反映了古代中医药学的丰富经验和智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