上品·草部·景天
味苦平。
主大热,火创,身热,烦邪恶气,华主女人漏下赤白,轻身明目。一名戒火,一名慎火(《御览》引云,一名水母,《大观本》,作黑字,水作火)。生川谷。
《名医》曰:一名火母,一名救火,一名据火,生太山,四月四日,七月七日采,阴干。
案陶宏景云:今人皆盆养之于屋上,云以辟火。

白话文翻译:

景天

味道苦,性平。

主要用于治疗高热、火伤、身体发热、烦躁不安和邪恶之气。它的花对女性白带异常(赤白带下)有疗效,还能使人身体轻盈、眼睛明亮。景天也被称为“戒火”或“慎火”(《御览》引用时称其为“水母”,而《大观本》中“水”字写作“火”)。它生长在山谷中。

《名医》中提到,景天也被称为“火母”、“救火”或“据火”,主要生长在太山(泰山),采摘时间为四月四日和七月七日,采摘后需阴干保存。

陶宏景(古代医学家)说:现在人们常将景天种植在屋顶上,认为它可以辟火。


解释:

  1. 药性与功效

    • 景天味苦,性平,主要用于治疗与“热”相关的症状,如高热、火伤、身体发热等。它还能缓解烦躁不安和邪恶之气(可能指外邪或病邪)。
    • 它的花对女性白带异常(赤白带下)有疗效,同时还有轻身(可能指减轻体重或使身体轻盈)和明目的作用。
  2. 别名与用途

    • 景天有多种别名,如“戒火”、“慎火”、“火母”、“救火”、“据火”等,这些名字多与“火”相关,可能暗示其与火邪或热症的关联。
    • 陶宏景提到,古人常将景天种植在屋顶上,认为它可以辟火,这可能是一种民间习俗或信仰。
  3. 生长环境与采摘

    • 景天生长在山谷中,主要在太山(泰山)一带。
    • 采摘时间为四月四日和七月七日,采摘后需阴干保存,这是古代药物处理的一种常见方法。
  4. 文化背景

    • 景天在古代被认为具有辟火的功效,可能与它的名字和药性有关。这种信仰反映了古人对自然药物的崇拜和对疾病的防治观念。

总结来说,景天是一种具有清热、解毒、止血等功效的中草药,古代常用于治疗热症和妇科疾病,同时被赋予了辟火的象征意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