上品·禽部·雁肪
味甘平。主风挛,拘急,偏枯,气不通利,久服,益气不饥,轻身耐老。一名鹜肪。生池泽。
《吴普》曰:雁肪神农岐伯雷公甘无毒(《御览》有鹜肪二字,当作一名鹜肪),杀诸石药毒。(《御览》引云:采无时)
《名医》曰:生江南,取无时。
案《说文》云:雁,鹅也。鹜,舒凫,也。《广雅》云:鹅,仓雁也。凫,鹜鸭也。《尔雅》云:舒雁,鹅。郭璞云:礼《记》曰,出如舒雁。今江东呼,又舒凫,鹜。郭璞
云:鸭也。方言云:雁,自关而东,谓之鹅。南楚之外,谓之鹅,或谓之仓。据《说文》云:别有雁,以为鸿雁字无鸭字,鸭,即雁之急音,此雁肪,即鹅鸭脂也。当作雁字,《名医》不晓,别出鹜肪条,又出白鸭鹅条,反疑此为鸿雁,何其谬也。陶苏皆乱说之。
上禽,上品二种,旧同。
白话文翻译
上品·禽部·雁肪
雁肪味道甘甜,性质平和。主要治疗风邪引起的痉挛、拘急、偏瘫以及气机不畅的症状。长期服用可以补气、不易感到饥饿,使身体轻盈、延缓衰老。雁肪也被称为“鹜肪”,生长在池塘和沼泽地带。
《吴普》说:雁肪在神农、岐伯、雷公的记载中,味道甘甜,无毒(《御览》中有“鹜肪”二字,应理解为“一名鹜肪”),能够化解各种石药的毒性。(《御览》引文说:采集没有固定的时间)
《名医》说:雁肪生长在江南地区,采集没有固定的时间。
案《说文》说:雁就是鹅。鹜是舒凫,也就是野鸭。《广雅》说:鹅是仓雁。凫是鹜,也就是鸭。《尔雅》说:舒雁就是鹅。郭璞注释说:《礼记》中提到“出如舒雁”,现在江东地区称之为“鹅”,而舒凫就是鹜。郭璞又说:鹜就是鸭。《方言》说:雁在关东地区被称为鹅,在南楚之外的地方也被称为鹅,或者称为仓。《说文》中提到:另有一种雁,指的是鸿雁,但没有“鸭”字,鸭实际上是“雁”的急读音。这里的雁肪,实际上就是鹅和鸭的脂肪。应该写作“雁”字,《名医》不明白这一点,又另外列出了“鹜肪”条,还列出了“白鸭鹅”条,反而怀疑这是鸿雁,这是多么荒谬啊。陶弘景和苏恭都对此有错误的解释。
上禽,上品二种,旧同。(指雁肪和鹜肪在《神农本草经》中属于上品,且原本是同一种东西。)
解释
雁肪的性质与功效:
- 雁肪味道甘甜,性质平和,主要治疗风邪引起的痉挛、拘急、偏瘫以及气机不畅的症状。
- 长期服用可以补气、不易感到饥饿,使身体轻盈、延缓衰老。
- 雁肪味道甘甜,性质平和,主要治疗风邪引起的痉挛、拘急、偏瘫以及气机不畅的症状。
名称与来源:
- 雁肪也被称为“鹜肪”,生长在池塘和沼泽地带。
- 雁实际上就是鹅,而鹜是野鸭,因此雁肪实际上是鹅和鸭的脂肪。
- 雁肪也被称为“鹜肪”,生长在池塘和沼泽地带。
历史文献的记载与争议:
- 《吴普》记载雁肪甘甜无毒,能化解石药的毒性。
- 《名医》提到雁肪生长在江南,采集时间不固定。
- 《说文》、《广雅》、《尔雅》等文献对雁和鹜的解释表明,雁肪实际上是鹅和鸭的脂肪。
- 《名医》误解了雁肪的含义,错误地将其与鸿雁混淆,导致了一些错误的分类和解释。
- 《吴普》记载雁肪甘甜无毒,能化解石药的毒性。
总结:
- 雁肪在《神农本草经》中属于上品,具有补气、轻身、耐老等功效。
- 历史文献中对雁肪的解释存在一些争议,但本质上雁肪就是鹅和鸭的脂肪,不应与鸿雁混淆。
- 雁肪在《神农本草经》中属于上品,具有补气、轻身、耐老等功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