庄公·庄公二十二年
【经】
二十有二年春,王正月,肆大眚。
癸丑,葬我小君文姜。
陈人杀其公子御寇。
夏五月。
秋七月丙申,及齐高傒盟于防。
冬,公如齐纳币。
【传】
二十二年春,陈人杀其大子御寇,陈公子完与颛孙奔齐。颛孙自齐来奔。齐侯使敬仲为卿。辞曰:“羇旅之臣,幸若获宥,及于宽政,赦其不闲于教训而免于罪戾,弛于负担,君之惠也,所获多矣。敢辱高位,以速官谤?请以死告。《诗》云:‘翘翘车乘,招我以弓。岂不欲往,畏我友朋。’”使为工正。
饮桓公酒,乐。公曰:“以火继之。”辞曰:“臣卜其昼,未卜其夜,不敢。”君子曰:“酒以成礼,不继以淫,义也。以君成礼,弗纳于淫,仁也。”
初,懿氏卜妻敬仲,其妻占之,曰:“吉。是谓‘凤皇于飞,和鸣锵锵。有妫之后,将育于姜。五世其昌,并于正卿。八世之后,莫之与京。’”陈厉公,蔡出也,故蔡人杀五父而立之,生敬仲。其少也,周史有以《周易》见陈侯者,陈侯使筮之,遇《观》之《否》。曰:“是谓‘观国之光,利用宾于王’。此其代陈有国乎?不在此,其在异国;非此其身,在其子孙。光远而自他有耀者也。《坤》,土也。《巽》,风也。《乾》,天也。风为天于土上,山也。有山之材而照之以天光,于是乎居土上。故曰:‘观国之光,利用宾于王。’庭实旅百,奉之以玉帛,天地之美具焉,故曰:‘利用宾于王。’犹有观焉,故曰:‘其在后乎。’风行而著于土,故曰:‘其在异国乎。’若在异国,必姜姓也。姜,大嶽之后也。山岳则配天,物莫能两大。陈衰,此其昌乎。”
及陈之初亡也,陈桓子始大于齐。其后亡也,成子得政。

注释

白话文翻译:

经:

二十二年春天,周王的正月,鲁国大赦天下。
癸丑日,安葬了鲁国的夫人文姜。
陈国人杀了他们的公子御寇。
夏天五月。
秋天七月丙申日,鲁国与齐国的高傒在防地结盟。
冬天,鲁庄公前往齐国送聘礼。

传:

二十二年春天,陈国人杀了他们的太子御寇,陈国的公子完和颛孙逃到齐国。颛孙从齐国逃到鲁国。齐侯任命敬仲(公子完)为卿。敬仲推辞说:“我是一个流亡的臣子,有幸得到宽恕,享受宽大的政策,赦免我不懂教训的过失,免除了我的罪责,减轻了我的负担,这是君主的恩惠,我已经得到很多了。怎么敢接受高位,招致官员的诽谤呢?我宁愿以死相告。《诗经》说:‘高高的车乘,用弓来招我。难道我不想前往,只是害怕我的朋友。’”于是齐侯任命他为工正(掌管工匠的官员)。

敬仲请齐桓公喝酒,大家都很高兴。桓公说:“用火把继续照明。”敬仲推辞说:“我占卜了白天,没有占卜夜晚,不敢继续。”君子评论说:“酒是用来完成礼仪的,不应该过度饮用,这是义。以君主的身份完成礼仪,不陷入过度,这是仁。”

当初,懿氏为敬仲占卜婚姻,他的妻子占卜后说:“吉利。这是说‘凤凰飞翔,和鸣锵锵。有妫氏的后代,将在姜氏那里繁育。五代之后会昌盛,并列于正卿。八代之后,无人能与之相比。’”陈厉公是蔡国人所生,所以蔡国人杀了五父而立他为君,生了敬仲。敬仲年少时,周朝的史官用《周易》为陈侯占卜,陈侯让他占卜,得到《观》卦变为《否》卦。史官说:“这是说‘观察国家的光辉,有利于成为君王的宾客’。这预示着敬仲的后代将取代陈国拥有国家吗?不在他本人,而在他的子孙。光辉远播,从其他地方照耀。《坤》卦代表土,《巽》卦代表风,《乾》卦代表天。风在天上吹过土地,形成山。有山的资源,再加上天光的照耀,于是居于土地之上。所以说:‘观察国家的光辉,有利于成为君王的宾客。’朝廷的实权众多,用玉帛来供奉,天地间的美好都具备了,所以说:‘有利于成为君王的宾客。’还有观察的余地,所以说:‘这将在后代实现。’风流行于土地之上,所以说:‘这将在异国实现。’如果在异国,必定是姜姓。姜姓是大岳的后代。山岳与天相配,万物不能两大并存。陈国衰落后,这将是它的昌盛之时。”

等到陈国最初灭亡时,陈桓子开始在齐国壮大。后来陈国再次灭亡时,成子掌握了政权。

解释:

这段古文主要记载了鲁庄公二十二年发生的一些重要事件,包括陈国太子御寇被杀、公子完和颛孙逃亡、敬仲被任命为卿、敬仲与齐桓公的饮酒礼仪、以及关于敬仲后代的预言。

  1. 陈国太子御寇被杀:陈国发生内乱,太子御寇被杀,公子完和颛孙逃亡到齐国。这表明陈国内部政治动荡,权力斗争激烈。

  2. 敬仲被任命为卿:敬仲(公子完)被齐侯任命为卿,但他谦逊地推辞,认为自己不配高位。这体现了敬仲的谦逊和谨慎。

  3. 敬仲与齐桓公的饮酒礼仪:敬仲请齐桓公喝酒,但在夜晚时拒绝继续饮酒,表现出他对礼仪的尊重和对过度享乐的节制。

  4. 关于敬仲后代的预言:通过占卜和《周易》的解释,预言敬仲的后代将在异国(齐国)昌盛,并最终取代陈国。这预示了陈国的衰落和齐国的崛起。

这段古文不仅记录了历史事件,还通过占卜和预言揭示了历史的走向,体现了古人对天命和命运的重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