庄公·庄公七年
【经】
七年春,夫人姜氏会齐侯于防。
夏四月辛卯,夜,恒星不见。夜中,星陨如雨。
秋,大水。无麦、苗。
冬,夫人姜氏会齐侯于穀。
【传】
七年春,文姜会齐侯于防,齐志也。
夏,恒星不见,夜明也。星陨如雨,与雨偕也。
秋,无麦、苗,不害嘉谷也。

注释

白话文翻译:

庄公七年

经:

  • 七年春天,夫人姜氏在防地与齐侯会面。
  • 夏天四月辛卯日,夜晚,平常可见的星星不见了。半夜时分,星星像雨一样陨落。
  • 秋天,发生了大洪水。麦子和秧苗都被毁坏了。
  • 冬天,夫人姜氏在穀地与齐侯会面。

传:

  • 七年春天,文姜在防地与齐侯会面,这是齐国的意愿。
  • 夏天,平常可见的星星不见了,因为夜晚非常明亮。星星像雨一样陨落,和雨一起落下。
  • 秋天,麦子和秧苗被毁坏,但没有影响到其他好的谷物。

解释:

这段古文出自《左传》,记载了鲁庄公七年(公元前687年)发生的一些重要事件。

  1. 夫人姜氏会齐侯于防:夫人姜氏是鲁庄公的母亲,她与齐侯(齐国的君主)在防地会面。这表明鲁国与齐国之间有重要的外交活动。

  2. 恒星不见,星陨如雨:这段描述了一种天文现象,可能是流星雨。夜晚非常明亮,导致平常可见的星星看不见了,而流星像雨一样落下。这种现象在古代被视为不寻常的天象,可能被认为是对国家或君主的某种预兆。

  3. 大水,无麦、苗:秋天发生了大洪水,导致麦子和秧苗被毁坏。这对农业生产造成了严重影响,可能引发粮食短缺。

  4. 夫人姜氏会齐侯于穀:冬天,夫人姜氏再次与齐侯在穀地会面,进一步表明两国之间的频繁互动。

部分是对的进一步解释和补充,说明了这些事件背后的原因和影响。例如,文姜与齐侯的会面是齐国的意愿,流星雨与夜晚的明亮有关,洪水虽然毁坏了麦子和秧苗,但没有影响到其他好的谷物。

这段古文反映了古代社会对天文现象和自然灾害的重视,以及外交活动在各国关系中的重要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