宣公·宣公元年
【经】
元年春,王正月,公即位。公子遂如齐逆女。
三月,遂以夫人妇姜至自齐。
夏,季孙行父如齐。
晋放其大夫胥甲父于卫。
公会齐侯于平州。
公子遂如齐。
六月,齐人取济西田。
秋,邾子来朝。
楚子、郑人侵陈,遂侵宋。
晋赵盾帅师救陈。
宋公、陈侯、卫侯、曹伯会晋师于棐林,伐郑。
冬,晋赵穿帅师侵崇。
晋人、宋人伐郑。
【传】
元年春,王正月,公子遂如齐逆女,尊君命也。
三月,遂以夫人妇姜至自齐,尊夫人也。
夏,季文子如齐,纳赂以请会。
晋人讨不用命者,放胥甲父于卫,而立胥克。先辛奔齐。
会于平州以定公位。东门襄仲如齐拜成。
六月,齐人取济西之田,为立公故,以赂齐也。
宋人之弑昭公也,晋荀林父以诸侯之师伐宋,宋及晋平。宋文公受盟于晋,又会诸侯于扈,将为鲁讨齐,皆取赂而还。
郑穆公曰:“晋不足与也。”遂受盟于楚。陈共公之卒,楚人不礼焉。陈灵公受盟于晋。
秋,楚子侵陈,遂侵宋。晋赵盾帅师救陈、宋。会于棐林,以伐郑也。楚蒍贾救郑,遇于北林。囚晋解扬,晋人乃还。
晋欲求成于秦,赵穿曰:“我侵崇,秦急崇,必救之。吾以求成焉。”
冬,赵穿侵崇,秦弗与成。晋人伐郑,以报北林之役。
于是,晋侯侈,赵宣子为政,骤谏而不入,故不竞于楚。
注释
白话文翻译
经:
元年春天,周王的正月,鲁宣公即位。公子遂前往齐国迎接新娘。
三月,公子遂带着夫人妇姜从齐国回到鲁国。
夏天,季孙行父前往齐国。
晋国将其大夫胥甲父流放到卫国。
鲁宣公在平州与齐侯会面。
公子遂再次前往齐国。
六月,齐国人夺取了济水以西的土地。
秋天,邾国国君来朝见。
楚国国君和郑国人入侵陈国,随后又入侵宋国。
晋国的赵盾率领军队救援陈国。
宋公、陈侯、卫侯、曹伯在棐林与晋军会合,一起讨伐郑国。
冬天,晋国的赵穿率领军队入侵崇国。
晋国人和宋国人一起讨伐郑国。
传:
元年春天,周王的正月,公子遂前往齐国迎接新娘,这是为了尊重君主的命令。
三月,公子遂带着夫人妇姜从齐国回到鲁国,这是为了尊重夫人。
夏天,季文子前往齐国,献上财物以请求会面。
晋国人讨伐不服从命令的人,将胥甲父流放到卫国,而立胥克为大夫。先辛逃奔到齐国。
鲁宣公在平州与齐侯会面,以确立自己的君位。东门襄仲前往齐国,拜谢齐国的支持。
六月,齐国人夺取了济水以西的土地,这是为了支持鲁宣公即位,鲁国因此献上土地作为贿赂。
宋国人杀害了昭公,晋国的荀林父率领诸侯的军队讨伐宋国,宋国与晋国讲和。宋文公接受了晋国的盟约,又在扈地与诸侯会面,准备为鲁国讨伐齐国,但最终都收取了贿赂而撤军。
郑穆公说:“晋国不值得依靠。”于是接受了楚国的盟约。陈共公去世后,楚国人对陈国不礼貌。陈灵公接受了晋国的盟约。
秋天,楚国国君入侵陈国,随后又入侵宋国。晋国的赵盾率领军队救援陈国和宋国。诸侯在棐林会合,一起讨伐郑国。楚国的蒍贾救援郑国,在北林与晋军遭遇。晋国的解扬被俘,晋军于是撤退。
晋国想要与秦国讲和,赵穿说:“我们入侵崇国,秦国重视崇国,一定会来救援。我们可以借此机会与秦国讲和。”
冬天,赵穿入侵崇国,但秦国没有与晋国讲和。晋国人讨伐郑国,以报复北林之战。
此时,晋侯奢侈无度,赵宣子执政,多次进谏而不被采纳,因此晋国在与楚国的竞争中处于劣势。
解释
这段古文记载了鲁宣公元年(公元前608年)发生的一系列政治和军事事件。主要内容包括:
鲁宣公即位:鲁宣公在周王的正月即位,公子遂前往齐国迎接新娘,体现了对君命的尊重。
晋国内部变动:晋国流放了大夫胥甲父,立胥克为大夫,显示了晋国内部的权力斗争。
诸侯会盟与战争:鲁宣公与齐侯在平州会面,确立了君位。晋国、宋国、陈国、卫国、曹国等诸侯国联合讨伐郑国,显示了当时诸侯国之间的复杂关系。
晋国与秦国的关系:晋国试图通过入侵崇国来迫使秦国讲和,但最终未能成功。
晋国的内政问题:晋侯奢侈无度,赵宣子多次进谏而不被采纳,导致晋国在与楚国的竞争中处于劣势。
这段古文反映了春秋时期诸侯国之间的政治、军事斗争,以及各国内部的权力斗争和外交策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