宣公·宣公九年
【经】
九年春,王正月,公如齐。
公至自齐。
夏,仲孙蔑如京师。
齐侯伐莱。
秋,取根牟。
八月,滕子卒。
九月,晋侯、宋公、卫侯、郑伯、曹伯会于扈。
晋荀林父帅师伐陈。
辛酉,晋侯黑臀卒于扈。
冬十月癸酉,卫侯郑卒。
宋人围滕。
楚子伐郑。
晋郤缺帅师救郑。
陈杀其大夫洩冶。
【传】
九年春,王使来征聘。
夏,孟献子聘于周,王以为有礼,厚贿之。
秋,取根牟,言易也。
滕昭公卒。
会于扈,讨不睦也。陈侯不会。晋荀林父以诸侯之师伐陈。晋侯卒于扈,乃还。
冬,宋人围滕,因其丧也。
陈灵公与孔宁、仪行父通于夏姬,皆衷其衵服以戏于朝。洩冶谏曰:“公卿宣淫,民无效焉,且闻不令,君其纳之。”公曰:“吾能改矣。”公告二子,二子请杀之,公弗禁,遂杀洩冶。孔子曰:“《诗》云:‘民之多辟,无自立辟。’其洩冶之谓乎。”
楚子为厉之役故,伐郑。
晋郤缺救郑,郑伯败楚师于柳棼。国人皆喜,唯子良忧曰:“是国之灾也,吾死无日矣。”
注释
白话文翻译
经
九年春天,周历正月,鲁宣公前往齐国。
鲁宣公从齐国返回。
夏天,仲孙蔑前往京师。
齐侯攻打莱国。
秋天,占领了根牟。
八月,滕国君主去世。
九月,晋侯、宋公、卫侯、郑伯、曹伯在扈地会面。
晋国的荀林父率领军队攻打陈国。
辛酉日,晋侯黑臀在扈地去世。
冬天十月癸酉日,卫侯郑去世。
宋国军队包围滕国。
楚子攻打郑国。
晋国的郤缺率领军队救援郑国。
陈国杀了他们的大夫洩冶。
传
九年春天,周王派人来要求鲁国朝聘。
夏天,孟献子到周朝聘,周王认为他有礼,给予丰厚的赏赐。
秋天,占领根牟,表示很容易。
滕昭公去世。
在扈地会面,是为了讨伐不和睦的国家。陈侯没有参加。晋国的荀林父率领诸侯的军队攻打陈国。晋侯在扈地去世,于是军队返回。
冬天,宋国军队包围滕国,是因为滕国君主去世。
陈灵公与孔宁、仪行父都与夏姬私通,他们都穿着夏姬的内衣在朝堂上嬉戏。洩冶劝谏说:“公卿公开淫乱,百姓无法效仿,而且名声不好,君主应该制止。”陈灵公说:“我能改。”陈灵公告诉孔宁和仪行父,他们请求杀了洩冶,陈灵公没有阻止,于是杀了洩冶。孔子说:“《诗经》上说:‘百姓多有邪僻,不要自己立邪僻。’这说的就是洩冶吧。”
楚子因为厉地的战役,攻打郑国。
晋国的郤缺救援郑国,郑伯在柳棼打败了楚军。郑国人都很高兴,只有子良担忧说:“这是国家的灾难,我离死不远了。”
解释
这段古文记载了鲁宣公九年(公元前600年)发生的重大事件,分为“经”和“传”两部分。
经部分简要记录了这一年各诸侯国的重要事件,如鲁宣公访问齐国、仲孙蔑前往京师、齐侯攻打莱国、晋侯与诸侯会面、晋侯去世等。这些事件反映了当时诸侯国之间的外交、军事和政治动态。
传部分则对这些事件进行了更详细的描述和解释。例如,周王要求鲁国朝聘,孟献子因此前往周朝,并因有礼而得到赏赐。陈灵公与孔宁、仪行父的淫乱行为,以及洩冶的劝谏和被杀,反映了当时政治腐败和道德沦丧的现象。孔子引用《诗经》的话,批评了这种行为,并认为洩冶的遭遇是自取其祸。
楚子攻打郑国,晋国救援郑国并取得胜利,但郑国的子良却感到担忧,认为这是国家的灾难,预示了郑国未来的困境。
这段古文通过具体的历史事件,展现了春秋时期诸侯国之间的复杂关系,以及当时社会的道德和政治状况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