定公·定公十四年
【经】
十有四年春,卫公叔戌来奔。
卫赵阳出奔宋。
二月辛巳,楚公子结、陈公孙佗人帅师灭顿,以顿子牂归。
夏,卫北宫结来奔。
五月,於越败吴于槜李。
吴子光卒。
公会齐侯、卫侯于牵。
公至自会。
秋,齐侯、宋公会于洮。
天王使石尚来归脤。
卫世子蒯聩出奔宋。
卫公孟彄出奔郑。
宋公之弟辰自萧来奔。
大蒐于比蒲。
邾子来会公。
城莒父及霄。
【传】
十四年春,卫侯逐公叔戌与其党,故赵阳奔宋,戌来奔。
梁婴父恶董安于,谓知文子曰:“不杀安于,使终为政于赵氏,赵氏必得晋国。盍以其先发难也,讨于赵氏?”文子使告于赵孟曰:“范、中行氏虽信为乱,安于则发之,是安于与谋乱也。晋国有命,始祸者死。二子既伏其罪矣,敢以告。”赵孟患之。安于曰:“我死而晋国宁,赵氏定,将焉用生?人谁不死,吾死莫矣。”乃缢而死。赵孟尸诸市而告于知氏曰:“主命戮罪人,安于既伏其罪矣,敢以告。”知伯从赵孟盟,而后赵氏定,祀安于于庙。
顿子牂欲事晋背楚,而绝陈好。二月,楚灭顿。
夏,卫北宫结来奔,公叔戌之故也。
吴伐越。越子勾践御之,陈于槜李。勾践患吴之整也,使死士再,禽焉,不动。使罪人三行,属剑于颈,而辞曰:“二君有治,臣奸旗鼓,不敏于君之行前,不敢逃刑,敢归死。”遂自刭也。师属之目,越子因而伐之,大败之。灵姑浮以戈击阖庐,阖庐伤将指,取其一屦。还卒于陉,去槜李七里。夫差使人立于庭,苟出入,必谓己曰:“夫差,而忘越王之杀而父乎?”则对曰:“唯,不敢忘!”三年,乃报越。
晋人围朝歌,公会齐侯、卫侯于脾、上梁之间,谋救范、中行氏。析成鲋、小王桃甲率狄师以袭晋,战于绛中,不克而还。士鲋奔周,小王桃甲入于朝歌。
秋,齐侯、宋公会于洮,范氏故也。
卫侯为夫人南子召宋朝,会于洮。大子蒯聩献盂于齐,过宋野。野人歌之曰:“既定尔娄豬,盍归吾艾豭。”大子羞之,谓戏阳速曰:“从我而朝少君,少君见我,我顾,乃杀之。”速曰:“诺。”乃朝夫人。夫人见大子,大子三顾,速不进。夫人见其色,啼而走,曰:“蒯聩将杀余。”公执其手以登台。大子奔宋,尽逐其党。故公孟[插图]出奔郑,自郑奔齐。大子告人曰:“戏阳速祸余。”戏阳速告人曰:“大子则祸余。大子无道,使余杀其母。余不许,将戕于余。若杀夫人,将以余说。余是故许而弗为,以纾余死。谚曰:‘民保于信。’吾以信义也。”
冬十二月,晋人败范、中行氏之师于潞,获籍秦、高彊。又败郑师及范氏之师于百泉。
注释
白话文翻译
经
十四年春天,卫国的公叔戌逃奔到鲁国。
卫国的赵阳逃奔到宋国。
二月辛巳日,楚国的公子结和陈国的公孙佗人率领军队灭亡了顿国,将顿国的君主牂带回楚国。
夏天,卫国的北宫结逃奔到鲁国。
五月,越国在槜李击败了吴国。
吴国的君主光去世。
鲁定公与齐侯、卫侯在牵地会面。
鲁定公从会面中返回。
秋天,齐侯和宋公在洮地会面。
周天子派遣石尚来鲁国赠送祭肉。
卫国的世子蒯聩逃奔到宋国。
卫国的公孟彄逃奔到郑国。
宋公的弟弟辰从萧地逃奔到鲁国。
在比蒲举行大规模阅兵。
邾国的君主来鲁国与鲁定公会面。
修筑莒父和霄地的城墙。
传
十四年春天,卫侯驱逐了公叔戌及其党羽,因此赵阳逃奔到宋国,公叔戌逃奔到鲁国。
梁婴父厌恶董安于,对知文子说:“如果不杀掉董安于,让他继续在赵氏掌权,赵氏必定会夺取晋国。为何不以其首先发难为由,向赵氏讨伐?”知文子派人告诉赵孟说:“范氏和中行氏虽然确实作乱,但董安于是引发叛乱的人,因此董安于参与了叛乱。晋国有法令,首先引发祸乱的人应当处死。这两人已经伏法,特此告知。”赵孟对此感到担忧。董安于说:“如果我死了,晋国能安定,赵氏能稳固,那我何必活着?人谁能不死,我的死不算什么。”于是上吊而死。赵孟将他的尸体放在市场上,并告诉知氏说:“主上命令处死罪人,董安于已经伏法,特此告知。”知伯与赵孟结盟,随后赵氏安定下来,并将董安于供奉在宗庙中。
顿国的君主牂想要依附晋国,背叛楚国,并断绝与陈国的友好关系。二月,楚国灭亡了顿国。
夏天,卫国的北宫结逃奔到鲁国,是因为公叔戌的缘故。
吴国攻打越国。越国的君主勾践率军抵御,双方在槜李列阵。勾践担忧吴军的严整,派遣敢死队两次冲锋,但吴军不为所动。于是勾践派罪犯排成三行,将剑架在脖子上,对他们说:“两位君主正在交战,我们这些罪犯不配参与,也不敢逃避刑罚,甘愿赴死。”说完便自刎而死。吴军被这一幕震撼,越军趁机发动进攻,大败吴军。越国将领灵姑浮用戈击中了吴王阖庐,阖庐的脚趾受伤,丢失了一只鞋。吴军撤退到陉地,距离槜李七里。阖庐去世后,其子夫差派人站在庭院中,每当自己出入时,便提醒自己说:“夫差,你忘记越王杀死你父亲的仇恨了吗?”夫差回答说:“是,不敢忘记!”三年后,夫差向越国复仇。
晋国包围了朝歌,鲁定公与齐侯、卫侯在脾地和上梁之间会面,商议救援范氏和中行氏。析成鲋和小王桃甲率领狄军袭击晋国,在绛中交战,未能取胜而撤退。析成鲋逃奔到周朝,小王桃甲逃入朝歌。
秋天,齐侯和宋公在洮地会面,是因为范氏的缘故。
卫侯为了夫人南子召见宋朝,双方在洮地会面。卫国的世子蒯聩向齐国献上盂地,路过宋国的郊野。郊野的人唱歌说:“既然已经得到了你的母猪,为何不归还我们的公猪?”蒯聩感到羞耻,对戏阳速说:“你跟我一起去见夫人,夫人见到我时,我会回头看你,你就趁机杀了她。”戏阳速答应了。于是他们一起去见夫人。夫人见到蒯聩,蒯聩三次回头,但戏阳速没有行动。夫人察觉到他的神色,哭着逃跑,说:“蒯聩要杀我。”卫侯抓住蒯聩的手,带他登上高台。蒯聩逃奔到宋国,卫侯驱逐了他的党羽。因此公孟彄逃奔到郑国,又从郑国逃奔到齐国。蒯聩告诉别人说:“戏阳速害了我。”戏阳速告诉别人说:“世子才是害了我的人。世子无道,让我杀他的母亲。我不同意,他就要杀我。如果杀了夫人,他还会用我来顶罪。我因此假装答应但不去做,以保全自己的性命。谚语说:‘民保于信。’我是以信义行事。”
冬天十二月,晋国在潞地击败了范氏和中行氏的军队,俘虏了籍秦和高彊。又在百泉击败了郑国和范氏的军队。
解释
这段古文主要记载了鲁定公十四年(公元前496年)发生的重大事件,涉及卫国、楚国、吴国、越国、晋国等诸侯国的内政与外交。
- 卫国政变:卫侯驱逐了公叔戌及其党羽,导致赵阳、公叔戌、北宫结等人相继逃亡。
- 楚国灭顿:顿国君主牂背叛楚国,依附晋国,楚国出兵灭亡了顿国。
- 吴越战争:吴国攻打越国,越国在槜李之战中大败吴军,吴王阖庐受伤去世,其子夫差立誓复仇。
- 晋国内乱:晋国范氏和中行氏作乱,董安于被指控为首犯,自缢而死。晋国与其他诸侯国多次会面,商讨如何处理内乱。
- 卫国世子蒯聩的阴谋:蒯聩企图杀害卫侯的夫人南子,但阴谋败露,蒯聩逃亡宋国,其党羽被驱逐。
- 晋国对外战争:晋国在潞地和百泉分别击败了范氏、中行氏和郑国的军队。
这段文字反映了春秋时期诸侯国之间的复杂关系,以及内部权力斗争的激烈程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