定公·定公十一年
【经】
十有一年春,宋公之弟辰及仲佗、石彄、公子地自陈入于萧以叛。
夏四月。
秋,宋乐大心自曹入于萧。
冬,及郑平。
叔还如郑涖盟。
【传】
十一年春,宋公母弟辰暨仲佗、石彄、公子地入于萧以叛。
秋,乐大心从之,大为宋患。宠向魋故也。
冬,及郑平,始叛晋也。
注释
【白话文翻译】
定公十一年(公元前499年)的经文记载:
- 春天,宋国国君的弟弟辰以及仲佗、石彄、公子地等人从陈国进入萧地,发动了叛乱。
- 夏天四月。
- 秋天,宋国的乐大心从曹国进入萧地。
- 冬天,宋国与郑国达成和平。
- 叔还前往郑国,参与盟会。
传文部分详细解释:
- 春天,宋国国君的同母弟弟辰以及仲佗、石彄、公子地等人进入萧地,发动了叛乱。
- 秋天,乐大心也加入叛乱,这给宋国带来了巨大的祸患。这是因为宋国国君宠爱向魋,导致内部矛盾激化。
- 冬天,宋国与郑国达成和平,这是宋国开始背叛晋国的表现。
【解释】
这段文字记载了春秋时期宋国在定公十一年发生的一系列政治事件。宋国国君的弟弟辰等人发动了叛乱,乐大心也加入其中,导致宋国内部动荡不安。宋国与郑国达成和平,标志着宋国开始背离晋国,反映了当时诸侯国之间的复杂关系和政治斗争。
- 萧地:萧是宋国的一个地方,这里成为叛乱的据点。
- 向魋:向魋是宋国的一个宠臣,他的得宠导致了内部的不满和叛乱。
- 始叛晋:宋国开始背叛晋国,表明宋国在外交政策上的转变,可能与晋国的势力衰落或其他诸侯国的崛起有关。
这段文字通过简洁的记载和详细的解释,展示了春秋时期诸侯国内部的权力斗争和外交关系的复杂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