定公·定公二年
【经】
二年春,王正月。
夏五月壬辰,雉门及两观灾。
秋,楚人伐吴。
冬十月,新作雉门及两观。
【传】
二年夏四月辛酉,巩氏之群子弟贼简公。
桐叛楚,吴子使舒鸠氏诱楚人,曰:“以师临我,我伐桐,为我使之无忌。”
秋,楚囊瓦伐吴师于豫章。吴人见舟于豫章,而潜师于巢。冬十月,吴军楚师于豫章,败之。遂围巢,克之,获楚公子繁。
邾庄公与夷射姑饮酒,私出。阍乞肉焉,夺之杖以敲之。

注释

白话文翻译

  • 二年春,王正月。
    定公二年的春天,周历正月。

  • 夏五月壬辰,雉门及两观灾。
    夏季五月壬辰日,雉门和两观发生了火灾。

  • 秋,楚人伐吴。
    秋天,楚国人攻打吴国。

  • 冬十月,新作雉门及两观。
    冬季十月,重新修建了雉门和两观。

  • 二年夏四月辛酉,巩氏之群子弟贼简公。
    定公二年夏季四月辛酉日,巩氏的一群子弟刺杀了简公。

  • 桐叛楚,吴子使舒鸠氏诱楚人,曰:“以师临我,我伐桐,为我使之无忌。”
    桐国背叛了楚国,吴国的君主派舒鸠氏引诱楚国人,说:“你们派军队来威胁我,我就去攻打桐国,这样你们就可以放心了。”

  • 秋,楚囊瓦伐吴师于豫章。吴人见舟于豫章,而潜师于巢。冬十月,吴军楚师于豫章,败之。遂围巢,克之,获楚公子繁。
    秋天,楚国的囊瓦在豫章攻打吴国的军队。吴国人在豫章看到了楚国的船只,但暗中将军队调到了巢地。冬季十月,吴国在豫章与楚国军队交战,打败了楚军。随后包围了巢地,攻占了它,并俘虏了楚国的公子繁。

  • 邾庄公与夷射姑饮酒,私出。阍乞肉焉,夺之杖以敲之。
    邾庄公与夷射姑一起喝酒,夷射姑私下出去。守门的人向他讨要肉,夷射姑夺过他的杖来打他。

解释

这段古文主要记载了定公二年发生的一些重要事件,包括自然灾害、战争、政治谋杀等。

  1. 雉门及两观灾:雉门和两观是古代宫殿的重要建筑,发生火灾可能象征着国家的不安或动荡。

  2. 楚人伐吴:楚国与吴国之间的战争,反映了春秋时期诸侯国之间的频繁冲突。

  3. 巩氏之群子弟贼简公:巩氏的一群子弟刺杀了简公,这可能是内部权力斗争的结果,显示出当时政治的不稳定。

  4. 桐叛楚,吴子使舒鸠氏诱楚人:桐国背叛楚国,吴国利用这一机会引诱楚国,显示出各国之间的复杂外交策略。

  5. 楚囊瓦伐吴师于豫章:楚国将领囊瓦在豫章攻打吴国,但吴国通过巧妙的战术最终击败了楚军,并俘虏了楚国的公子繁,显示了吴国的军事智慧和实力。

  6. 邾庄公与夷射姑饮酒:这段描述了一个小插曲,邾庄公与夷射姑一起喝酒,夷射姑对守门人的粗暴行为,可能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等级制度和人际关系的紧张。

这段古文不仅记录了历史事件,还通过细节描写展现了当时的社会风貌和人物性格,具有很高的历史和文化价值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