离娄章句上·第十五节
孟子曰:“存乎人者,莫良于眸子。眸子不能掩其恶。胸中正,则眸子了焉;胸中不正,则眸子眊焉。听其言也,观其眸子,人焉廋哉?”
注释:《孟子·离娄上》第十五节的原文翻译为白话文如下:
孟子说:“观察一个人,没有比观察他的眼睛更好的方法了。眼睛无法掩盖一个人的邪恶。如果一个人的内心正直,那么他的眼睛就会显得明亮;如果一个人的内心不正直,那么他的眼睛就会显得昏暗。通过听他的言辞,再观察他的眼睛,这个人又怎能隐藏得住呢?”
解释这段古文:
孟子在这段话中强调了观察人的内心世界的重要性,特别是通过眼睛这一窗口。他认为,眼睛是心灵的窗户,能够反映出一个人内心的真实状态。如果一个人内心正直、纯洁,那么他的眼睛就会显得明亮、清澈;反之,如果一个人内心邪恶、不正,那么他的眼睛就会显得昏暗、无神。因此,通过观察一个人的眼睛,可以大致判断出他的内心世界和道德品质。
同时,孟子也提到了听其言的重要性。言辞是表达思想的方式,通过听一个人的言辞,可以了解他的思想、态度和价值观。但是,言辞有时可以伪装,而眼睛则难以掩饰内心的真实。因此,孟子建议在观察一个人时,既要听其言,也要观其眸子,这样才能更全面地了解一个人的真实面目。
这段古文体现了孟子对人性的深刻洞察和独到见解,也为我们提供了一种观察人、了解人的有效方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