尽心章句下·第十节
孟子曰:“周于利者,凶年不能杀;周于德者,邪世不能乱。”

注释:《孟子·尽心章句下·第十节》的原文是:

孟子曰:“周于利者,凶年不能杀;周于德者,邪世不能乱。”

白话文翻译:

孟子说:“那些在利益上准备充分的人,即使遇到灾荒之年也不会饿死;那些在德行上修养深厚的人,即使身处乱世也不会迷失方向。”

解释:

这段文字表达了孟子对“利”与“德”两种不同生活态度的看法。

  1. “周于利者,凶年不能杀”

    • “周于利”指的是在物质利益上准备充分、善于积累财富的人。
    • “凶年”指的是灾荒之年,粮食短缺,生活艰难。
    • 这句话的意思是,那些在物质上准备充分的人,即使遇到灾荒之年,也不会因为缺乏食物而饿死。这是因为他们平时积累的财富和资源可以帮他们度过难关。
  2. “周于德者,邪世不能乱”

    • “周于德”指的是在道德修养上非常深厚、坚守正道的人。
    • “邪世”指的是社会动荡、道德沦丧的乱世。
    • 这句话的意思是,那些在道德上修养深厚的人,即使身处乱世,也不会因为外界的混乱而迷失自己。他们的内心坚定,能够保持自己的原则和操守,不被外界的诱惑或压力所动摇。

总结:

孟子通过这段话强调了两种不同的生存策略:一种是依靠物质积累来应对生活中的困难,另一种是依靠道德修养来保持内心的坚定。他认为,无论是物质上的准备还是道德上的修养,都能帮助人们在逆境中生存和保持自我。然而,孟子更推崇的是道德修养,因为在他看来,道德的力量能够让人在乱世中保持清醒和正直,而不仅仅是为了生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