尽心章句下·第十九节
貉稽曰:“稽大不理于口。”
孟子曰:“无伤也。士憎兹多口。诗云:‘忧心悄悄,愠于群小。’孔子也。‘肆不殄厥愠,亦不陨厥问。’文王也。”

注释:白话文翻译:

貉稽说:“我在口头上很不善于言辞。”

孟子说:“这没关系。士人往往讨厌那些多嘴多舌的人。《诗经》上说:‘心中忧愁,却因为小人的谗言而恼怒。’这是孔子的情况。‘虽然不能消除他们的恼怒,但也不会损害他的名声。’这是文王的情况。”

解释:

这段对话中,貉稽向孟子表达了自己在言辞上的不足,担心因此而受到他人的非议。孟子则安慰他,指出士人(有德行的人)往往不喜欢那些多嘴多舌、喜欢搬弄是非的人。孟子引用《诗经》中的两句话来说明,即使是孔子和文王这样的圣贤,也会因为小人的谗言而感到忧愁或恼怒,但这并不会损害他们的名声或德行。

孟子通过这两句诗,强调了真正的士人应该关注的是自己的德行和内心的修养,而不是过分在意他人的闲言碎语。即使受到小人的非议,只要自己行得正、站得直,就不会受到真正的损害。这种态度体现了儒家思想中注重内在修养、不轻易为外物所动的精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