尽心章句下·第二十三节
齐饥。陈臻曰:“国人皆以夫子将复为发棠,殆不可复。”
孟子曰:“是为冯妇也。晋人有冯妇者,善搏虎,卒为善士。则之野,有众逐虎。虎负嵎,莫之敢撄。望见冯妇,趋而迎之。冯妇攘臂下车。众皆悦之,其为士者笑之。”

注释:### 白话文翻译:
齐国发生了饥荒。陈臻对孟子说:“国人都认为您会再次请求齐王发放棠地的粮食,但恐怕这次不行了。”
孟子说:“这样做就像冯妇一样。晋国有个叫冯妇的人,擅长打虎,后来成了善良的士人。有一次他到野外去,看到一群人正在追赶一只老虎。老虎背靠山脚,没有人敢上前。大家看到冯妇来了,都跑过去迎接他。冯妇挽起袖子,下车准备打虎。大家都很高兴,但那些士人却嘲笑他。”

解释:

这段古文通过孟子讲述冯妇的故事,表达了一个道理:一个人不应该因为过去的成就或习惯而重复做同样的事情,尤其是在情况已经发生变化的时候。陈臻认为孟子会再次请求齐王发放粮食,但孟子用冯妇的故事来暗示,他不会再做同样的事情,因为那样做会显得不合时宜,甚至会被嘲笑。

冯妇原本以打虎闻名,后来成为善良的士人,意味着他已经改变了生活方式。当他再次遇到打虎的机会时,虽然大家期待他再次出手,但士人们却嘲笑他,认为他不应该再去做这种事情。孟子用这个比喻来说明,他不会再重复过去的做法,因为那样做不符合他现在的情况和身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