尽心章句上·第四十节
孟子曰:“君子之所以教者五:有如时雨化之者,有成德者,有达财者,有答问者,有私淑艾者。此五者,君子之所以教也。”

注释:翻译:

孟子说:“君子教育人的方法有五种:有像及时雨一样滋润万物的,有成全品德的,有培养才能的,有解答疑问的,有以自身品德学识影响他人的。这五种方法,就是君子用来教育人的方式。”

解释:

这段古文出自《孟子·尽心章句上》,孟子在这里总结了君子教育人的五种方法,强调教育应根据不同对象和情境采取不同的方式。具体解释如下:

  1. 有如时雨化之者:像及时雨一样滋润万物。这里比喻教育应该像及时雨一样,适时、适度地给予学生所需的养分,帮助他们成长。这种方式强调的是教育的时机和针对性。

  2. 有成德者:成全品德。指的是通过教育帮助学生培养和完善他们的道德品质,使之成为有德行的人。这种方式注重的是品德的培养和塑造。

  3. 有达财者:培养才能。指的是通过教育帮助学生发展他们的才能和能力,使之能够在实际生活中有所作为。这种方式注重的是能力的培养和提升。

  4. 有答问者:解答疑问。指的是通过回答学生的问题,帮助他们解决困惑,使之对所学内容有更深入的理解。这种方式注重的是知识的传授和问题的解决。

  5. 有私淑艾者:以自身品德学识影响他人。指的是通过自身的言行和品德,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,使之受到启发和教育。这种方式注重的是榜样的作用和潜移默化的影响。

孟子通过这五种教育方法,强调了教育的多样性和灵活性,认为教育应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和需求,采取不同的方式,以达到最佳的教育效果。这段古文不仅反映了孟子的教育思想,也为后世的教育实践提供了重要的启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