尽心章句上·第十五节
孟子曰:“人之所不学而能者,其良能也;所不虑而知者,其良知也。孩提之童,无不知爱其亲者;及其长也,无不知敬其兄也。亲亲,仁也;敬长,义也。无他,达之天下也。”

注释:白话文翻译:
孟子说:“人不用学习就能做到的,是良能;不用思考就知道的,是良知。年幼的孩子,没有不知道要爱他们父母的;长大后,没有不知道要敬重他们兄长的。爱父母就是仁,敬重兄长就是义。这没有别的原因,只因为(仁和义)是通行于天下的。”

解释:
这段古文出自《孟子》尽心章句上·第十五节,主要阐述了孟子的“良知良能”思想。孟子认为,人天生就具备一些基本的道德能力和知识,这些能力和知识不需要通过学习或思考就能自然表现出来。他举例说,年幼的孩子天生就知道爱自己的父母,长大后也知道敬重自己的兄长。这种爱和敬重分别体现了仁和义这两种基本的道德原则。孟子强调,这些道德原则是普遍适用的,不受地域、文化等因素的限制,是“达之天下”的,即适用于全人类的普遍真理。这段文字反映了孟子对人性的乐观看法,认为人天生具有向善的倾向和基本的道德认知能力。